笔者认为,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更应重视脾胃。然而,现今一些儿科医生的用药令人担忧,他们的处方中,少则含有十六七味药,多则含有二十多味药。这些药物不仅能否治病令人担忧,而且它们对脾胃的损伤也是显而易见的。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曾指出:“脾胃虚衰,百病由生。”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也提到:“脾胃虚衰,四肢不举,诸邪遂生?!泵鞔蛉队卓品⒒印非康鳎骸叭艘云⑽肝?,所当调理,小儿脾常不足,尤不可不调理也?!薄暗骼砥⑽刚?,医中之王道也。”这充分说明了调理脾胃在儿科中的重要性。

然而,现今的许多医生误以为调理就是一味地补益,他们常用人参、黄芪等大量补药,却不知道这样反而会闭门流寇。朱丹溪指出:“药石皆偏胜之气,虽参、芪之辈,为性亦偏?!毙《逋?,只要抚养得当,护理得力,自能正常发育。李东垣在《珍珠囊指掌》谈用药法指出:“用药之忌,在乎欲速,欲速则寒热温凉行散补泻,未免过当,功未获奏,害已随之。夫药无次序,如兵无纪律,虽有勇将,通以勇而偾事?!笨杉瘟颇谏思膊?,主张循序渐进,缓以图功,反对用药过当,损伤脾胃。

在儿科疾病的具体治疗中,笔者认为更应补而不滞。若病邪未完全祛除,过早用补法,则会使邪滞留体内,既达不到“补”的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小儿起病系起于饮食不节,营养过丰,过食生冷,屡用补药,食补、积滞未消,有损无益。

上一篇: 曹义娟

下一篇: 月宝宝辅食自制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