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尿床、尿裤子是常见现象,不仅一岁内的婴幼儿,1岁多的婴儿甚至十几岁的儿童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很多年轻的父母由于缺乏经验,常常被小孩意想不到的大便行为弄得尴尬不已,却还以为这是正常现象,草草了事。实际上,正如祖父所说,婴儿的大便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与婴儿的生理特征和饮食搭配特性有关。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能发现很多像聪儿那样的肢体语言。只要掌握了规律,就能避免很多麻烦,孩子也能安心度过每一天。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发现小宝宝要大便或拉尿呢?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能从婴儿的一些肢体语言中找到他是否要拉尿的迹象。有时候,我一天只给聪儿换了一次尿不湿,但实际上,婴儿的排尿是有规律的。

首先,我们来看婴儿的生理特征与排尿。由于婴儿膀胱周围的肌肉层较薄,弹性结构发育还不健全,储尿功能差,中枢神经系统对排尿的调控与调整作用差,肾脏对尿的浓缩作用也差,因此,婴儿的排尿频率可以达到每天十几次。

其次,我们来看婴儿的饮食搭配特性与排尿。婴儿的饮食都属流食,如奶水、牛乳、大量的水。因此,婴儿的排尿频率多是一天几次,这是正常的。

探索婴儿排便规律:如何发现宝宝排便的信号

最后,我们来看婴儿排尿的肢体语言。婴儿排尿的间隔一般在一个小时左右,当然,我们还需要注意婴儿的一些小动作。当婴儿要排尿时,即使是在睡眠中,也会有一些动作;在喝奶的过程中,突然不吃;在玩耍的过程中,突然出现异常;情绪的突然变化等,都可能是婴儿要排尿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