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智力发育与睡眠质量:三种睡眠方式揭秘
良好的睡眠对宝宝的身体器官和健康有很多好处。首先,睡眠对宝宝有明显的益智作用,可以促进智力发育。研究表明,睡眠质量好的婴儿智商发育较好。对于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睡眠对孩子的记忆力、创造力、精神状态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影响。
其次,睡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生长激素大约70%是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的。如果孩子的睡眠特别不好,超过三个月到半年以后,孩子的身高可能会逐渐偏离,这是由于睡眠障碍和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虽然饮食、运动、心理等因素也对身高体重的增长有很大影响,但睡眠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第三,睡眠具有储能作用,可以储备能量供人体完成白天的活动。睡眠对情绪状态也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小婴儿还是大孩子,如果缺乏睡眠或睡眠质量不高,可能会出现易怒、烦躁、行为障碍、记忆力减退、活动能力降低等情况,还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因此,良好的睡眠对孩子非常重要。
当然,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睡眠规律和特征。年龄越小的孩子,睡眠时间越长。例如,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为16-18小时,6个月到一岁半的孩子睡13-15小时,5岁孩子睡12小时左右,学龄期孩子睡11小时左右。2岁以内的孩子白天睡两次,2-6岁孩子白天小睡1次。当然,睡眠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不能强求一致。如果白天宝宝的精神状态很好,活泼、聪明、发育良好,那么睡眠时间就应该是合适的。
哄宝宝睡觉的三大错误方式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和身体健康。首先,“摇睡”会影响大脑发育。宝宝又哭又闹时,妈妈可能会心疼地抱起来摇一摇,晃一晃,或者把他放在摇篮里摇晃,哄宝宝入睡。这种方法对10个月内的小宝宝尤其危险。由于宝宝的大脑没有发育完善,摇晃宝宝时会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也不断晃荡,致使大脑与颅骨相撞,造成脑部的小血管破裂,轻者发生智力低下、肢体瘫痪,严重者出现脑水肿、脑疝而死亡。如果眼睛里的视网膜受到影响,还可导致弱视或失明。此外,宝宝可能会形成没有摇晃就不睡的睡眠习惯,给妈妈带来麻烦。
其次,“搂睡”阻碍血液循环。搂着宝宝睡觉时,宝宝更多吸入了妈妈呼出的废气和被子里的污秽气体,对身体不利。搂着宝宝限制了宝宝睡眠时的自由活动,难以舒展身体,会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如果妈妈睡得过熟,不小心堵塞了宝宝的鼻孔,还可能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
最后,“亮睡”破坏睡眠规律。有的妈妈为了方便,往往将灯通宵开得很亮,这对宝宝很不利。由于宝宝的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适应环境变化的调节机能差,夜间光亮会改变人体适应白昼黑夜的自然规律,导致睡眠时间缩短,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同时,睡觉开强光灯,孩子将来患近视眼的几率要比正常孩子高。
上一篇:
解冻母乳:注意方法与安全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