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其中就包括荨麻疹。最近,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科就接收了众多8个月以下的荨麻疹患儿。这些住院的婴幼儿大多还在吃奶。医生证实,最近儿童麻疹患者明显增加,而且年龄都在8个月以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科主任俞蕙表示,今年1至3月份,医院收治的麻疹病例数是去年的两倍,共收治了62例。

俞蕙主任解释,婴幼儿麻疹发病增多的原因在于我国儿童麻疹疫苗注射需要从8个月大开始。8个月前的婴幼儿的免疫力主要来自母体。然而,现在的年轻母亲,大多已经没有麻疹免疫力。

如何护理荨麻疹患儿寻找过敏原并及早预防:荨麻疹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部分是由过敏原引起的。常见的荨麻疹过敏原有以下几类:食物性,如鱼、虾、螃蟹、巧克力、蛋、酒精、食品添加剂及保存剂等;药物性,如青霉素、退烧药、血清、疫苗等;吸入性,如霉菌、花粉、病毒等;物理性,如冷、热、压力、阳光、皮肤纹身等。

一些孩子在接触到这些过敏原后(如吃海鲜),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荨麻疹。因此,当遇到再次接触到过敏原时,需要特别注意;如果无法确认过敏原,则需就医讨论。

积极做好预防工作:与其消极地躲避过敏原,不如先让小孩本身的免疫机制恢复正常。当孩子接触过敏原时,也不至于发病。具体方法如下:

1、锻炼小孩皮肤,使其成为不易过敏的体质:锻炼皮肤的方法有冲水、用冷水摩擦,所穿着的衣物只要保温即可,不需太过保暖,使皮肤能接受到合理的物理性刺激,以防止自律神经过敏性的亢进。

2、多多运动:运动不见得会根除过敏发作,但是,可以使体力更好,过敏次数减少,推荐的运动为游泳。

编辑推荐:荨麻疹找上宝宝怎么办?春季当心宝宝惹上荨麻疹。小儿荨麻疹的症状和常用的家庭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