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份发表在《美国医学研究会杂志》上的研究报告指出,研究人员对丹麦1967年至1988年间出生的超过二十万名婴儿进行了跟踪研究。研究发现,早产儿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是全方位且长期的,包括新生儿死亡率较高以及成年后生育能力较低等。研究选取的样本中,早产儿占5%,其中男孩略多于女孩,且研究对象均为单身婴儿,而非双胞胎婴儿。

研究发现,母亲在怀孕37周前出生的或者比预产期提前3周出生的婴儿,会对婴儿的身体生长发育产生一系列问题。研究者之一、英国密苏里州达勒姆大学研究中心的哥特式?斯沃姆博士分析指出,婴儿出生越早,长大后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就越大。早产儿在22周至27周出生时,整个儿童阶段的死亡率非常高;对女性而言,这一风险将持续到6岁,对男性而言,这一风险将持续到13岁左右。

研究还观察到,在22周至27周出生的男性早产儿与足月出生的同性相比,拥有子女的比例要低76%;在28周至32周出生的男性早产儿与足月出生的同性相比,拥有子女的比例要低30%;在22周至27周出生的女性早产儿与足月出生的同性相比,拥有子女的比例要低67%;在28周至32周出生的女性早产儿与足月出生的同性相比,拥有子女的比例要低19%。

斯沃姆认为,早产儿不仅出生后第一年发病风险最大,而且这种风险可能持续两年。他强调,拥有早产儿的家中,不仅要关注婴儿出生后的几个月身体状况,还要在之后的日子里保持高度关注。研究发现,尽管大多数早产儿长大后身体状况良好,生育能力正常,但总体上她们的长期健康风险仍高于足月孕妇分娩的婴儿。早产儿在儿童阶段的死亡率较高,成年后生育能力会降低,并且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就也会稍低。

对女性早产儿的研究发现,她们长大后怀孕的婴儿也容易早产。然而,早产儿的总死亡率并不高,仅略高于足月儿。然而,防止早产儿出生的专家认为,本次研究的目标是几十年前出生的婴儿,这并没有体现当代医疗技术对新生婴儿的危害。目前获得的研究数据全部来自未接受过当代最优秀的麻醉机技术治疗的早产儿,因此这项研究仍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