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四周,不难发现这样的小宝宝:他们的两个鼻孔前总是悬挂着两道黄白色的鼻涕,吸进去又流出来,宛如两条蠕动的虫子,因此被称为“鼻涕虫”。无论是冬天的寒流,还是夏天的空调,或者秋天的风凉,小宝宝的鼻孔几乎全年都未能保持干净。那么,“鼻涕虫”为何如此顽固,难以摆脱呢?

实际上,鼻涕也有正常的分类。人的鼻腔粘膜会时刻分泌粘液,以湿润鼻腔粘膜和吸入的空气,并粘住混在空气中的粉尘和微生物,防止有害物质侵入呼吸道,尤其是肺部。这就是鼻涕。明白了吧,鼻涕对吸入的空气有三大作用:过滤、保湿、保温,它扮演着呼吸道“?;ど瘛钡慕巧越】涤幸?,不应被视为脏东西而厌恶它。

生理性鼻涕是一个正常成人每天可以分泌数百毫升的鼻涕,但大部分都会顺着鼻粘膜的纤毛运动方向,流向鼻后孔和咽部,逐渐蒸发,所以鼻孔前总是干净的,没有鼻涕的踪影。然而,宝宝则不同,他们的鼻腔粘膜血管较成人丰富,分泌的粘液更多;他们的神经系统对鼻粘膜分泌和纤毛运动的调节功能不够健全,会有时清鼻涕从鼻孔流出;宝宝容易啼哭,泪水会流入鼻腔,增加鼻涕量;宝宝的自理能力差,流出的鼻涕不能及时擦掉而留在唇上,看上去总是脏兮兮的。

总之,这类鼻涕增多是宝宝的生理特点所致,与疾病无关,称为生理性鼻涕。病理性鼻涕则有质的不同,不仅量多,而且颜色、浓度都有变化,小鼻孔前总是挂着两条“鼻涕虫”,多是疾病作祟的结果,需要父母特别关注,必要时还要请医生出手。

对于生理性鼻涕,我们可以从容应对。首先,我们要了解这是宝宝在特殊时段的一种特有现象,可以从幼儿期持续到小学阶段。它的特点是:鼻涕只是量稍多,没有颜色与浓度改变,全身也没有不适感与病理症状,且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减轻,最终可以消失。

对于小宝宝(0-2岁),我们可以这样应对:不必担心,也勿需用药,只要做好卫生,宝宝依靠自身的调节就可恢复。平时准备好卫生、柔软、无刺激的手帕或卫生纸,及时擦掉流出来的鼻涕。一旦小小鼻腔有阻塞,可以在每个小鼻孔里滴一滴盐水滴鼻液(凉开水或淡盐水也行),宝宝会通过哼鼻子或打喷嚏等方式将其喷出来。如果未能遂愿,大人可以用消毒棉签帮其清除,或用吸鼻器轻轻地吸出来,进食前、睡觉前尤其要做好这件事,以保证小宝贝呼吸通畅,好好吃饭与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