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肛窦炎的症状表现
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医生关于肛窦炎的解释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实际上,肛窦是一个解剖学上的名词。它位于肛门与直肠的交界处,也就是皮肤和黏膜交汇的地方,这在医学上被称为齿状线。齿状线上的直肠黏膜部分隆起,呈纵向分布,两个隆起之间有一凹陷,这就是肛窦,或者称之为隐窝,或者称之为“陷窝”。肛窦通常是肛腺的开口处,它们有多个。
在新生儿阶段,尽管肛窦较浅,但它们仍然是一个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以下情况可能导致肛窦感染和发炎:
1. 新生儿抵抗力降低,如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时,尤其是在肛门及其周围局部免疫力低下时,感染和发炎的机率较高。
2. 局部损伤。由于肛窦距离肛门口很近,而新生儿的肛门括约肌较松,所以在孩子便后,家长用传统方法用尿布擦肛门时,很容易损伤肛窦处的黏膜,导致继发感染。
3. 身体或肛门周围感染,包括肛门清洗差、臀红等。一旦某个肛窦感染发炎,除了自身红肿、出脓外,最主要的是会导致两种不良后果:
(1)局部炎症对肛门括约肌的刺激,造成因括约肌痉挛发生的疼痛和便意频频。这种疼痛比肛窦炎症带来的疼痛要重的多,新生儿只能通过哭闹来表达这种疼痛。
(2)肛窦炎发展成肛周感染,并形成肛瘘。当病儿到医院检查时,医生有时在肛门旁皮下可以触及1-2个小硬结,多有压痛,并可能在压迫时从肛门口外溢少量脓液。
由于肛窦的位置较隐蔽,孩子剧烈哭闹时,家长可能不知道原因,常常弄得一家人团团转。此外,由于肛窦的炎症,孩子的大便表面有时会带有粘液、脓液和血丝,这也常常被误认为是肠道感染或便血待查。因此,家长在护理新生儿时,一定要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