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发育受新生儿溶血病影响吗?宝宝智力是否受溶血病影响
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母子血型不合。母子血型不合包括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前者在我国较为常见,后者较少。ABO血型不合主要表现为母亲为O型,孩子为A型,而Rh血型不合以母亲为Rh阴性,孩子为Rh阳性。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有轻有重,Rh血型不合者症状较重,ABO血型不合症状较轻,但都有可能对新生儿的生命造成威胁。
新生儿溶血病的严重程度也会影响新生儿的预后。严重的溶血病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生时已有严重贫血、全身水肿,甚至心力衰竭,甚至可能为死胎。轻度的溶血病新生儿,如ABO溶血病,可能会出现轻度贫血,而Rh溶血病的小儿贫血严重,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
除了黄疸和贫血外,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还可能出现其他症状,如吃奶减少、嗜睡等。此外,如果溶血较重,血中胆红素浓度达到340μmol/L以上,可能引发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幸存的小儿可能会留下脑性瘫痪和智力发育障碍等后遗症。
对于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应警惕母子血型不合的可能。如果母亲为O型或Rh阴性血,应在怀孕28、32、36周分别到医院检查抗体和抗体浓度,如果抗体为阳性,抗体浓度高则小儿发生溶血病的可能性极大,可给母亲服用退黄中药,生产前1~2周加服苯巴比妥可减轻新生儿黄疸。
如果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特别是Rh溶血可能性极大的产妇,如果腹围过度增大,体重增加超过正常,在怀孕35周以后应到医院检查羊水,如果羊水中胆红素浓度含量较高,其他检查说明胎儿肺脏发育成熟时,可在35~38时引产,存活率较高。
在生产时,应做好抢救准备,防止小儿发生新生儿窒息,胎儿出生后尽早结扎挤带,可减轻黄疸。出生时或出生后12小时内有严重贫血、全身水肿和心力衰竭的病儿应立即给氧、利尿、强心治疗,情况稳定后尽快换血。一般小儿使用蓝光照射,用加速胆红素代谢和排泄的药物,例如苯巴比妥、激素、中药、白蛋白或血浆等可使小儿黄疸逐渐减轻。如果血中胆红素超过340μmol/L时应给小儿换血,防止引起胆红素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