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与阻断围产期母婴传播方法
乙肝病毒感染为例,新生儿若在出生时感染,感染后基本100%会变成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的携带者。因此,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病毒疫苗并非仅仅为了防止8%的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母亲在围产期的母婴传播,而是为了保护新一代小孩一生中免受乙肝病毒的危害。

1. 新生儿必须普遍接种乙肝病毒疫苗的原因是什么?新生儿刚出生,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他们对可以发病的病菌、微生物的抵抗力也较弱,主要依靠母体提供的抗原进行抵御。一旦出生,新生儿对外部发病微生物的感染,由于自身没有积极抵抗力,很容易生病。因此,父母们必须明确这一点,理解政府的良苦用心。这就是为什么所有新生儿都要进行乙肝病毒疫苗免疫的原因。
2. 新生儿免疫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新生儿乙肝病毒疫苗免疫不仅仅是为了阻断母婴传播,这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的母亲在群体中只占8%,而92%的孩子出生于健康的母亲,孩子们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比例,生活风险源超过了母婴传播,如医源性传播,宝宝到一周岁时,从母体中获得的抗原逐渐耗尽,开始生病,进入医院治疗的频率增加,血源性传播的机会增加。
3. 新生儿接种疫苗后能否哺乳?完全可以。许多人认为双阳性的母亲不能给孩子喂奶,因为围产期母婴传播有5%的胎内传播,难以阻断。但双阳性的母亲给新生儿喂奶而导致的母婴传播,至今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结果。在大猩猩实验中,采用了化学方法和机械方法,人为破坏口腔黏膜,并使用乙型肝炎病毒进行感染,需要高剂量才可能成功。我们会设想各种假设,如乳头破损怎么办,治一治,治好就喂了。
4. 如何阻断围产期母婴传播?HBSAg,HBeAg双阳性的孕妇在怀孕后三个月(7-9个月)大约有5%可能产生宫腔内传播,即在胎儿期感染,胎儿体内已经有乙型肝炎病毒生长发育的复制,出生后用高效价的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和所有疫苗都无效。我国当前生产的重组5ug酵母菌疫苗和20ug重组CHO疫苗的阻断效果大约在90%。如果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使用一只100iu/ml的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一个位置注射5ug重组酵母菌疫苗,孕妇分娩时的阻断率可以达到95%,这是最好的阻断方案,最划算,阻断率在95%左右。
上一篇:
21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远离癌症,降低患癌风险
下一篇:
宝宝拉肚子,这些原因家长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