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NRDS是指出现呼吸窘迫症状的所有病因,而狭义NRDS是指由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的呼吸窘迫症(RDS)。本文将主要探讨后者的治疗方式。

NRDS主要发生在早产儿,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病理特征为出现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治疗NRDS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护理:应根据早产儿加强护理。将婴儿置于适中温度的保暖箱内或辐射式红外线保暖床上,用监护仪监测体温、呼吸、心率、经皮测TcO2和TcCO2,还需监测平均气道压?;肪澄露刃璞3衷?6.5℃或肛温(核心或深部温度)在37℃,以降低体内耗氧量。

2. 供氧和机械呼吸:为改善缺氧,减少无氧代谢,需要供给足够氧气。轻症可用鼻塞、面罩或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如FiO2已达0.8,而paO2仍在6.65kp(50mmHg)以下,则需作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

3. 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pS(肺表面活性物质)已成为NRDSp(由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引起的呼吸窘迫症)的常规治疗。天然pS(包括猪肺、牛肺pS)的第一次剂量为120~200mg/kg,第二次和第三次剂量可减至100~120mg/kg,各次间隔约8~12小时。将计算出的剂量置于3~5mg/kg生理盐水中备用,以pS从气管插管直接滴入肺中。

4. 恢复期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可用消炎痛,共用3剂,每剂间隔12小时,首剂0.2mg/kg,第二、第三剂的剂量根据日龄渐增。进入途径可静脉滴入,若经心脏导管直接滴至动脉导管口,则疗效更佳。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手段揭秘

5. 抗生素治疗:由于肺透明膜病不易与B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鉴别,故多主张同甘共苦时试用青霉素治疗,剂量为20~25万μ/kg·d,分3~4次静滴或肌注。

6. 液体治疗:在治疗NRDS的过程中,液体治疗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以上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