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川崎?。?大症状提示心脏梗死风险
川崎病,由日本医生川崎富作于1976年首次报告,是一种主要影响儿童的小儿科疾病。该病的病症主要表现在皮肤、黏膜和淋巴结,因此也被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为了方便,医生们通常简称为川崎病。然而,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这一名称,我们并不能推断出该病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淋巴结,这是大错特错的。实际上,这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可以侵犯内脏器官,如心脏、肾脏、消化道,甚至大脑等。
此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持续高热,多数超过5天;身上出现各种形态的红斑皮疹;手足发硬肿胀,指(趾)可见红斑,肿消疹退时,足、手,尤其是接近指(趾)甲皮肤会出现片状脱皮;双眼充血发红;口腔、牙龈(牙肉)、咽喉部充血发红,舌头也红,边尖可看到鲜红突起的小点,十分像新鲜杨梅的“刺”;颈部双侧和颌下淋巴结肿大。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就需要考虑川崎病。医生仅凭以上6项中的5项就可以下诊断,而不需要化验检查,本病也没有特别的化验检查来辅助诊断。
对于川崎病,人们可能会担心其危险性。虽然该病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不足为惧,但潜在的危险是心脏问题。因为该病?;岵⒎⒐谧炊龅牟”洌绻谧炊隼┱?、冠状动脉瘤和冠状动脉栓塞等。冠状动脉是心脏的供血动脉,是心脏的生命线,它给心脏带来氧气和营养,一旦供血短缺或中断,心脏将难以承受,从而出现心绞痛,如果供血完全中断,那就是心肌梗死了。
除了心脏症状,患儿还会有剧烈腹痛或腹泻,尿中出现蛋白和白细胞,偶尔有点关节痛等。这些症状可随病情好转而消失。
治疗川崎病的方法包括:首先采用最便宜、最常用的老药——阿司匹林,其作用是消炎和防止血小板凝集和血栓形成,预防血管堵塞。早期用量要大,后期可用小剂量,疗程要长,至少服2~3个月。若经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已有冠状动脉扩张或血管瘤形成,那就要一直服药到病变消失为止。在服阿司匹林的同时,还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加服双密达莫(旧称潘生?。┖突睿鼓?,以加强抗血小板凝集和预防血管栓塞。
另一种有效药是免疫球蛋白,用量要相当大,并要连用4天,费用昂贵,但是效果满意。在起病10天内静脉滴注该药,可使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此外,患儿应注意休息,尤其是已有冠状动脉病的患儿更须卧床休息,恢复期要避免体力活动??谇弧⒊蓥负脱屎碇淄茨岩越车?,应予静脉输液或给予流质饮食。
尽管川崎病已有20余年,但病因至今不明确。近年来,我国学者去日本,也曾拜访川崎先生,言谈中川崎先生也未能最后说明此病病因,仅说要考虑的还是感染和变态反应等。
编辑推荐:川崎?。浩ふ钍滦?心脏事大,假胎毒真生病,新生儿常见皮肤病大集合,一岁女婴患怪病,皮肤松弛似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