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限制糖的摄入频率而非糖的摄入量呢?首先,糖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过分限制儿童糖的摄入,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发育,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时期的神经发育和大脑发育,因此我们需要保证糖的摄入量。

其次,糖果等零食对牙齿的伤害主要源于频繁食用零食,这会使口腔长时间处于酸性环境。长期如此,会增加龋齿发生的几率??谇淮τ谒嵝曰肪车氖奔涑ざ蹋【鲇谖颐巧闳胧澄锏钠德?,而非食物的摄入量。

因此,香港的一些幼儿园采取了一种“黄布袋”的方式,帮助儿童预防龋齿。幼儿园为每个孩子发放一个黄色的小布袋,当孩子想吃糖时,就将糖放入布袋中;想吃饼干,就将饼干放进去,然后集中一起食用。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营养需求和需要,又减少了他们吃零食的次数,从而预防牙病。

在日常生活,家长可以借鉴这样的做法,减少孩子吃零食的数量,并在孩子吃完东西后,及时为他们漱口,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让他们刷牙,尽量保持口腔环境的卫生。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预防龋齿:

一、合理饮食:母亲孕期及婴幼儿时期的合理膳食对儿童牙齿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育良好的牙齿硬组织具有天然的抵抗龋病发生的能力。此外,应尽量少吃糖原性食物。

二、使用含氟牙膏:氟可以增强牙釉质的抗酸能力,降低菌斑中的酸性产物。含氟牙膏是重要的氟载体,适量的氟可以有效预防龋坏的发生,过量的氟则会造成牙釉质发育障碍。对于1~5岁的孩子,建议使用含氟量500ppm(mg/l)的牙膏,6~11岁的孩子可以使用1000ppm的含氟牙膏,大于11岁的孩子可以使用1500ppm的含氟牙膏。

三、适时窝沟封闭:3~4岁是儿童乳磨牙窝沟龋的高发期,3岁时应对乳磨牙窝沟进行充填,尤其是乳前牙有患龋的儿童。6岁和12岁分别是第一、二恒磨牙的萌发期,此时进行窝沟封闭,可以收到明显的防龋效果,对于有乳牙患龋病史的儿童更是如此。

四、养成刷牙、漱口等口腔卫生的好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可以去除口腔内残留的食物碎屑、牙面软垢及细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龋病滋生地,从而降低龋病风险。龋病是多因素疾病,单一的措施并不能完全预防龋病的发生,需要将上述四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