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营养饮食指南:食物选择与搭配
幼儿,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活跃,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成分比成人多。我国有超过两亿名幼儿,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群体。根据全国营养调查,自1992年以后,大多数儿童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家庭和人群的收入状况与他们的营养状况并不成正比。也就是说,收入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营养状况的改善,此外,还发现在孩子身上花费过多,并不意味着他们真正得到了合理的营养。因此,为孩子提供真正的食物,促进他们的成长,提高父母对饮食营养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知道,在胎儿期,营养主要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产后4-5个月,母乳喂养可以保证孩子的生长发育。然而,断奶后,孩子需要通过饮食获得各种营养成分。因此,安排孩子的饮食是至关重要的。实际上,只要按照份额让孩子吃进各种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鱼、粮食、青菜、水果、豆制品等,他们就可以获得充分的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无需额外添加营养或保健品。
但是,要注意食物的选取。在“平衡膳食”的原则下,尽可能选择幼儿喜欢的食物,这样他们才会愿意接受,当然要避免偏食。在平衡膳食方面,小儿需要丰富的营养,但并不是营养供给越多越好。任何营养素的摄取都要适量、适当和适时。例如,脂肪、蛋白质和高能量食物,虽然不可缺乏,但也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肥胖症”。因此,对于小儿的饮食安排,应该要合理,也就是要“平衡膳食”。
平衡饮食也是动态的,根据孩子年龄的生理需求,合理调配各种食物,尽量满足各种营养供应的机体需求,适当配置,不发生营养偏差。我国营养学会已经制定了各年龄组需要供热的比例,并计算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的重量比,该比例为1:1:45,产生的热量为1天总热量的12%~15%,20%~30%,50%~60%。其中,动物性食物和豆类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5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提供的热量为脂肪总热量的10%。
幼儿期一日三餐和点心供给比例是:早餐占一日总热量的20%,午餐35%,点心15%,晚餐30%。如果能达到这样的要求,这种饮食就被称为“平衡饮食”。在此原则指导下,选择食物要尽可能满足幼儿的喜好。
要做到平衡膳食,在调配食物时,可以通过荤素搭配,米面搭配,每日吃些豆制品等来实现。因为荤菜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种类和比例接近人体所需,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豆类所含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高,可以作为优质蛋白质的补充来源;我们的主食如大米、小麦、玉米中缺乏赖氨酸,如果和豆类混在一起食用,就可以补充赖氨酸的不足。这种简单、方便、经济的办法,值得推广。
上一篇: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检测问卷
下一篇:
春游季节,阳光过敏儿童需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