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孩子食用菠萝需谨慎
菠萝中可能存在三种对健康构成威胁的不良成分:甙类、羟色胺和菠萝蛋白酶。甙类是一种有机物,对人的皮肤和口腔黏膜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食用未经处理的生菠萝后,可能会导致口腔发痒,但对健康并无直接危害。羟色胺是一种含氮的有机物,具有强烈的使血管收缩和使血压升高的作用,每100克果汁中含量为2.5毫克至3.5毫克。过多摄入会导致头痛。菠萝蛋白酶是一种蛋白质水解酶,在医疗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然而,这种酶在胃中遇到胃液后会被分解破坏,但仍有部分人对它产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荨麻疹、头痛、头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休克。因此,我们称之为菠萝过敏。
为了保持菠萝的生鲜口感,可以将切成片或块的菠萝放在盐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再用凉开水冲洗干净咸味,这样也能达到脱敏的效果。在食用前,可以将菠萝去皮和果丁后切成片或块,放入开水中煮熟,这样菠萝蛋白酶、甙类和羟色胺的活性会大大降低,口感也会得到改善。
然而,菠萝中的菠萝蛋白酶可能会导致一些幼儿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四肢及口唇发麻、多汗,或出现风疹块、眼结膜出血、哮喘,严重时可能导致血压降低、休克、心动过速、面色苍白、意识不清。因此,给宝宝吃菠萝时,应将其切成薄片,用盐水浸泡,或加热煮熟。
需要注意的是,有过敏史的孩子最好不要吃菠萝。此外,荔枝和橘子也是宝宝不宜多吃的食物。荔枝肉中含有甲基环丙基甘氨酸,可能导致血糖降低,并使肝脏脂肪变性,宝宝多吃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冰冷、神志昏迷,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抽搐甚至死亡。橘子中含有大量胡萝卜素,短期内摄入过多可能导致皮肤黄染,并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