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质量问题一直是广大家长关注的焦点,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饮食安全和健康成长。8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两则通告,通告显示,42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被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而6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审计也出现了问题。

今年5-6月期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检,总共抽取了465批次国产样品,其中有42批次被检测出不合格。这些不合格的样品中,有11批次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涉及6家企业,分别是:西安喜洋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圣唐秦龙乳业有限公司、合水县古象奶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辰鹰乳业有限公司、肇州县摇篮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宏兴乳业有限公司。

不合格的项目主要包括叶酸、钠、亚油酸、维生素C等营养素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是与包装标签明示值不符。另外,总局还发现有31批次产品标签不合格,但并未发现食品安全风险。这些企业同样涉及6家,包括陕西优利士乳业有限公司(现更名为陕西百跃优利士乳业有限公司)、河南金元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农垦多元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辰鹰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红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肇州县摇篮乳业有限公司。

对于这些不合格的企业,专家王丁棉认为,不能仅仅通过口头警告来解决问题,应当将它们纳入黑名单,并对二次进入黑名单的企业进行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