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分摄入过多,是何等危险?
近期,全球知名科研期刊《自然》(《Nature》)发布了一篇名为《砂糖的毒性真相》的论文。研究结果显示,糖类物质会刺激人体产生依赖性,如同吸烟成瘾一样,糖类摄入过多会导致人们对其产生更加强烈的渴望。据统计,过去50年来,全球糖消费量激增了3倍。糖类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和肝病等多种疾病,每年间接导致全球约3500万人死亡。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摄入糖类,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呢?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的李淑梅教授指出,过多摄入糖类会导致人体对其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食品的吸收受到影响,同时也会造成人体缺乏维生素、钙、钾等微量元素。医学研究发现,长期大量摄入糖类会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进而引发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老年性白内障、龋齿、近视、佝偻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此外,过多摄入糖类还会使人体血液趋向酸性,不利于血液循环,并降低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尽管过多摄入糖类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在适当的时候摄入糖类对身体也有好处。李淑梅教授建议,对于低血糖人群,可以在出现身体虚弱、眼睛模糊等症状时,适当摄入糖类来补充能量。此外,她还建议,人们在食用糖类时,尽量缩短糖在嘴里的时间,并吃完糖后及时漱口,以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
在正确的时间和数量摄入糖类也非常重要。李淑梅教授指出,成人每天摄入糖类不应超过40克,儿童不应超过20克,体重在10公斤以下的儿童则应不超过10克。此外,人们在食用糖类时,最好选择含糖量较低的食物,如水果,以避免摄入过多糖分。
最后,李淑梅教授建议,如果孩子感到饥饿,可以适量摄入糖类,因为糖类比其他食物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但是,对于所有孩子来说,过量的糖分摄入会导致各种不良后果,如肥胖、牙齿损害等。因此,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甜食时,应尽量避免过于精加工的食品,如糖果,而应选择一些相对健康的食品,如面包、饼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