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出生后,父母的责任就是无时无刻都在关心和照顾他们。照顾宝宝不仅包括了孩子的饮食,还包括了宝宝的卫生。那么,如果宝宝长时间不洗澡,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呢?什么情况不适合给宝宝洗澡呢?

首先,长期不洗澡会导致宝宝身上的细菌越来越多,这很容易让宝宝生病。小孩子的皮肤非常娇嫩,如果细菌和污垢长期停留在皮肤上,就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引发皮肤病。因此,父母应该定期给宝宝洗澡。

然而,给宝宝洗澡也有需要注意的时候。宝宝身体虚弱,如果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不注意保暖,宝宝很容易着凉。而且,在每天的早晚,也不适合给宝宝洗澡,因为这两个时间段的温度较低,而宝宝的皮肤对温度的调节能力较差,很容易着凉感冒。所以,最好是在下午两点左右给宝宝洗澡。

那么,什么情况不适合给宝宝洗澡呢?首先,宝宝打过预防针后,面板上会有针孔,这时洗澡容易使针孔受到污染。其次,宝宝在呕吐、频繁腹泻时,不适合洗澡,因为洗澡后全身的毛细血管会扩张,导致急性脑缺血、缺氧,甚至可能引发虚脱和休克。再者,宝宝在发热或热退48小时以内,不适合洗澡,因为这很容易使宝宝出现寒颤,甚至有的宝宝会发生惊厥。不恰当的洗澡有时会使面板毛孔关闭,导致体温更高,有时又会使全身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致使宝宝身体的主要脏器供血不足。此外,宝宝在发热后,身体非常虚弱,马上洗澡很容易遭受风寒,引起再次发热,所以主张在热退48小时后给宝宝洗澡?;褂?,宝宝在喂奶后,马上洗澡会使较多的血液流向被热水刺激后扩张的表皮血管,而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这样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最后,低体重儿要慎重决定是否给以洗澡,因为这类宝宝很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变化出现体温波动。

总的来说,给小宝贝洗澡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掌握原则。家长们需要学习的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照顾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