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燕:系统化指导助力高危早产儿顺利成长,弥补“足月儿”差距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务部主任宋燕燕在第二届早产儿热点问题国际研讨会上表示,自1995年开始开展围产高危早产儿系统管理以来,高危早产儿的后遗症大大降低。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不仅对产前、产时及产后进行监护和干预,还制定并实施详细的个体化出院计划,全方位评估高危儿、指导家属护理,同时就高危儿呼吸、消化、脑神经发育等问题与各专科密切合作。在追踪随访的过程中,及时对高危早产儿作出指导治疗,许多高危早产儿的早期干预疗程因此缩短了一半,后遗症的发生率也降得很低。宋主任强调:“出院后的跟踪随访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希望能将随访时间持续至儿童期甚至更久?!?/p>
宋燕燕主任还分享了一个案例,一名胎龄只有27周的高危早产儿,出生时4度颅内出血,但经过家长和医务人员的努力,宝宝在2岁半的时候,智力发育、大运动、语言发育等各方面都追上了同龄的儿童。这再次证明了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宋燕燕主任表示,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一直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希望能将这套系统管理推广开来,让更多的高危早产儿能健康的发育成长。
在研讨会上,家庭医生在线的编辑还采访了其他专家,如徐造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非不可逆,陈运彬:我国早产儿母乳喂养仅1成,亟待建立母乳库,崔其亮:早产儿出生前后1000天护理最重要,黄为民:早产儿脑损伤诊疗可减低脑瘫发生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