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宝宝易感染病症的预防与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断奶期是宝宝抵抗力相对较弱的阶段,主要是因为宝宝尚未完全适应断奶后的生活,以及对辅食的消化和接受度不足。因此,对于断奶期的宝宝,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呵护和关注。那么,断奶后如何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呢?
一般来说,断奶并不会直接影响宝宝的免疫力。因为就像我们大人一样,在离开故乡去到一个新的地方或者开始新的生活阶段时,身体都会出现适应问题。而宝宝的断奶过程,就像我们大人经历水土不服的过程一样。宝宝一出生就习惯于喝母乳,而突然间断奶,改变了他们的饮食,当然会出现一些反应,但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断奶后,宝宝出现抵抗力下降、便秘、腹泻等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1、母乳营养未能及时衔接。早期婴儿的免疫力来源于母乳,当孩子的免疫力未能适应整个环境时,突然断奶会引起孩子身体的不适。孩子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发烧、拉肚子等等。断奶后,宝宝从母乳中获得的乳铁蛋白等其他免疫活性物质的含量会不同程度下降,再加上宝宝在日常饮食中未能及时衔接母乳营养,加强营养的摄入。断奶前后,营养断层,宝宝的抵抗力自然会下降,容易出现感冒生病的情况。2、摄入的辅食不容易消化吸收。母乳容易消化吸收,因此母乳期间的宝宝比较少出现便秘、拉肚子等消化不良的情况。断母乳后,宝宝饮食习惯发生变化,再加上摄入的辅食不容易消化吸收,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那么,断奶后如何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呢?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好的断奶食品。这种食品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热能,营养价值高,强化了一定量的宝宝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宝宝易于接受并爱吃。断奶食物应细腻、滑润、易消化,不含果蔬中的籽或长纤维等,口味应清淡适中,不添加盐、糖。常用的有:稀粥、面包粥、蛋黄和菜泥,菜泥的品种可经常更换,可以用土豆、胡萝卜、菠菜、南瓜等做成菜泥,逐步添加肉泥。
其次,我们要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对10~12个月的宝宝开始训练独立吃饭的能力,给他创造一个整洁、安静、愉快的吃饭环境和气氛。这时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吃饭时易受干扰,大人不要过多地干涉他,也不要打搅他,让宝宝集中精力把饭吃完吃好。
再者,我们要及时预防接种。为宝宝预防接种是人类抵御传染性疾病而采取的积极措施。2个月内接种卡介苗;2~6个月口服脊髓灰质炎及白百破疫苗;6~12个月接种乙型脑炎疫苗(每年一次)、麻疹减毒活疫苗、乙肝疫苗等;1岁接种流行性脑膜炎菌苗(每年一次)、卡介苗(复种)。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宝宝的体育活动。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增强全身的生理功能,促进宝宝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1岁的宝宝有独立行走的能力,活动范围增大,此时家长可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多进行走、爬行取物、捡皮球、拉小鸭车走、推车前进等运动?;疃奔淇纱?5分钟逐渐增加到60分钟左右。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断奶后宝宝不接受奶瓶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奶瓶喂奶的所有因素接近母乳时的条件,宝宝也就不会那么抵触了。第一就是奶瓶的奶嘴质感要接近,这个不难,现在很多奶嘴不论是从形状上,还是质感上都做得非常好。在大型商场就可以买得到。第二就是流速,奶瓶的流速比母乳的流速要快,所以其实宝宝吃起来是不费力气的,但是因为宝宝吃习惯母乳了,所用的力气也已形成习惯,对于力道的掌握也是轻车熟路了,但是用同样的力道来吸奶瓶的话,宝妈们需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呛到了,所以这个时候选用奶孔比较小的奶瓶比较好。因为配方奶粉的温度不是母乳是恒温,所以温度如果没有掌控好的话,加上宝宝开始的力道也很大,就有可能发生呛奶时烫到宝宝,虽然这个烫不是大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泡奶粉的水温不能太高),但即使只是宝宝自认为感觉不好,也有可能造成宝宝更加排斥奶瓶,因为所有感觉都是不爽的嘛。第三就是气味,母乳是淡淡的清香甘甜,而奶粉闻起来相对母乳而言会浓郁些,商家为了口感的好,所以会更甜些,这些对于宝宝的认知里就是跟平时吃的母乳不一样,所以抗拒,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要断奶前就给宝宝尝试用奶瓶喂母乳。这样,至少宝宝勉强还是可以接受的,慢慢于把母乳换成奶粉也许就不那么困难了。第四就是喝奶习惯性的姿态,宝宝喝母乳的时候是半躺在妈妈的怀里,妈妈的怀抱温暖而安全,非常安逸的。而当奶瓶喂的时候,突然前胸空落落的,这种失落感会让宝宝产生焦虑,紧张。所以我们在姿势上也要尽量接近母乳喂养时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