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出生后的3-7天左右,医生会进行足跟血采集。然而,许多宝妈对这一过程并不了解,她们不清楚足跟血采集是为了检查什么,对宝宝有什么意义。实际上,足跟血采集是一种有效检查宝宝疾病状况的方法。那么,足跟血是用来检查什么的?八宝网的小编来为您解答。

新生儿足跟血检查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的3天内或7天之内进行,并且在接受充分哺乳后,医生会给宝宝采足跟血。然后,医生会进行足跟血筛查,主要针对一些发病率较高,但早期无明显症状的疾病。如果足跟血检查发现有问题,也能及早发现并治疗。

进行足跟血检查的主要目的是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这两种疾病。这两种疾病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智力,导致智力异常,因此足跟血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足跟血采集的方法是在足底采血。最好的方式是让足部加温,使血液自然流出。然而,对于大多数医院的护士来说,这种方式太费时间,因此很多时候她们会选择简单粗暴地挤压。这可能导致新生儿的哭声听起来非常惨烈。在一旁观看的新妈妈或其他家属可能会感到非常心疼。

如果宝宝足跟血检查不合格,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严格控制宝宝的饮食,并定期调整食谱。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母乳喂养,切忌停喂母乳。此外,要带宝宝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检查宝宝血液中苯丙氨酸的浓度。每6个月至一年对宝宝进行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检查。这种情况可能需要终身治疗,因此希望家长能够做好心理准备。

足跟血检查的正常参考范围如下: - TSH促甲状腺激素的正常范围为2~10mU/L。 - 血清苯丙氨酸的正常范围为73~212微摩/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