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多动症儿童品行障碍的有效方法
多动症儿童常伴有品行问题。从心理发展角度看,孩子品行问题不仅体现在品德上存在缺点,还包括性格上的偏差,因此过去也有人称之为行为儿童或儿童品行问题。
品行问题最常见的表现有:以哭泣、躺地等手段来达到目的,不守纪律,不服教导,甚至具有攻击性或反抗性行为;做事怠惰,不负责任,缺乏耐心,常与小朋友争吵、打骂,欺凌弱者;说谎、偷窃、逃学,四处游荡;在家中表现出极端任性,一旦不满足要求便大吵大闹,摔东西,打骂父母或姐妹;学习成绩低劣或屡次留级;性格上具有“神经质”。
多动症儿童由于自制能力较差,无法很好地约束自己,因此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出现各种不良行为,如逃学、说谎、打架,甚至行窃等。他们可以在受到批评教育时暂时承认错误,表示愿意改正,但过不了多久又会故态复萌。有些孩子在受到训斥时仍然嘻皮笑脸,手脚乱动,表现出“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
孩子出现上述品行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家庭和社会教育不当,以及环境的不良影响;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癫痫、脑外伤或精神疾病后遗症等。
为帮助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和老师应积极采取措施:首先,一旦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不要害怕丢面子而讳疾忌医,更不要包庇纵容,而应正视问题,分析原因,针对原因进行纠正。其次,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纠正。儿童年幼无知,理解问题简单,家长在发现孩子随便拿了人家的东西,或为了不受责备而说谎时,不应听之任之,也不应严加训斥,而应耐心引导,指出这种行为是不好的,鼓励并帮助其改正。最后,在幼儿园或学校里,对有不良品行的孩子,除了让他们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外,还应专门安排他们上品德教育课。对他们要有明确的管教方式,对他们的改进予以表扬,对他们的错误及时进行批评教育。
因此,对儿童品行问题,我们应该及早发现,及时帮助纠正,还可以请心理医师进行具体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