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攒肚现象及其应对措施探讨
许多宝宝如果长时间没有排便,妈妈们都会担心宝宝是否便秘或攒肚子。那么,宝宝攒肚的原因是什么?妈妈该如何应对呢?八宝网的小编为您解答。
宝宝攒肚的原因随着宝宝的成长,其消化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母乳能够充分消化、吸收,剩下的残渣不多,无法刺激直肠形成排便,因此宝宝排便的次数会减少。这也意味着妈妈的母乳质量很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良好,导致肠蠕动不足(太好吸收了,无需充分蠕动),从而出现“攒肚”的现象。
攒肚通常发生在纯母乳喂养且尚未添加辅食的宝宝身上,而混合喂养的宝宝攒肚现象较少。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母乳确实比奶粉更易消化、吸收更好、利用率更高。
那么,妈妈应该如何应对宝宝攒肚呢?
1、做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后休息一下,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也可以让宝宝仰卧,抓住他的双腿做屈伸运动,做10次,然后单腿分别屈伸10次。这样可以帮助宝宝促进肠蠕动。
2、适当多喝水。两次喂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或菜水、果水,等到给宝宝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攒肚状况了。
3、增加奶量。如果宝宝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可能因为是母乳不足,宝妈要及时给宝宝增加喂奶量。
4、刺激肛门排便。每天两次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左右,用油质外用药涂在宝宝肛门口,垫上软纸,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做10次。这样宝宝很快就会产生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处,也可引起直肠的排便。
便秘和攒肚有什么不同呢?
1、便便的形状:攒肚时,宝宝只是便便的次数减少,但便便的性状依然是稀糊状,宝宝排便时不费力;便秘时,宝宝的便便比较干、硬,所以排便时会比较费劲,有时候能把脸憋红。
2、精神状态:攒肚时,宝宝的精神状态、食量、睡眠等一切表现都如常;便秘时,宝宝可能还会出现睡眠不稳、便便时容易哭闹、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3、发生时间:攒肚只发生在宝宝2~6个月;便秘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
4、治疗方案:攒肚不需要特殊治疗,但也可以尝试给宝宝按摩。便秘时,可尝试按摩、食疗,或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开塞露,但开塞露刺激性较强,不建议自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