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误食体温表中的水银,是否会导致中毒?
五岁的小伟伟突然发烧,母亲立刻拿来体温表为他测量体温。然而,小伟伟一开始却大声哭泣,接着又一口咬碎了体温表。这让母亲十分紧张,担心孩子可能会中毒,于是赶紧抱着小伟伟去了医院。
在儿科门诊部,孩子咬碎体温表的情况并不少见。体温表内部含有水银(即汞),这让很多家长担忧:水银会不会让孩子中毒呢?
实际上,汞是银白色的液态金属,它的存在形式有两种:金属汞和离子汞。汞的化学性质并不算活泼,尤其是金属汞,它很难失去电子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不溶于水,即使与稀盐酸、稀硫酸和碱也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研究表明,金属汞被人体吸收的量非常少。体温表内部实际上都是金属汞而不是离子汞,因此在消化道内,金属汞很难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中毒,更不会导致死亡。
那么,人们常说的汞中毒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生活中的汞中毒是非常罕见的,大部分是生产性汞中毒。在生产环境中,导致汞中毒的多为离子汞,如汞蒸气或汞化合物的气溶胶,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职业性汞中毒通常是慢性中毒,而急性汞中毒则非常罕见。离子汞与蛋白质中的巯基有特殊的亲和力,容易与含巯基酶结合而抑制其活性,从而影响细胞代谢,导致整个机体的正常代谢受到危害。离子汞主要影响神经系统,使大脑皮层功能发生障碍,出现神经衰弱样症状,以及运动中枢功能障碍引起的反射活动紊乱,表现为肌肉震颤,即所谓的“汞性震颤”。
了解了金属汞和离子汞的不同化学性质后,我们就不需要为孩子咬碎体温表而担心水银中毒了。实际上,经口腔进入人体的金属汞只是消化道中的一个过客。在上海、江苏等地,有报道显示,儿童咬碎体温表后误吞水银,最多只需10小时就能通过肠道将水银排出体外,至今没有发现中毒的案例。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儿童医院的临床数据来看,儿童咬碎体温表的情况并不少见,但从未发现过由此造成汞中毒的患儿。
然而,父母们也不能因此掉以轻心。因为咬碎的玻璃不仅可能损伤口腔,如果吞进肚子里,还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
编辑推荐:儿童汞超标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紊乱,测体温时宝宝误吞水银怎么办。
下一篇:
试管移植后出血先别急,找到原因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