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从宝宝指甲看健康奥秘!
指甲,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忽视的小小身体,其实却能反映出我们身体的一大健康状况。因为我们的五脏六腑的变化会相应地反映到指甲上来,通过指甲的颜色和形状的微妙变化,我们可以发现某种营养缺乏或某种疾病在侵犯着我们的宝宝,从而给我们敲个警钟,让宝宝尽快恢复健康。
正常的指甲应该是这样的:指甲占手指末节的3/5,甲白占指甲面积的1/5。当所有的指甲都有恰到好处的甲白时,我们就可以推断出人体的健康状况良好。相反,如果10个手指甲完全没有或仅仅有一点点甲白,那么这意味着宝宝的身体可能正处于疲劳状态,或者宝宝可能正患有某种疾病。
正常的指甲应该是平滑、光洁,呈粉红色的。甲面上不应该有纵横交错的沟纹,甲上不应该有斑点及凹陷,指甲末端也不应该翘起及向下弯曲。
有几种指甲变化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信号:
1. 指甲变苍白,呈匙状指:这可能是严重贫血的征兆。 2. 指甲上有白点或白斑:这可能是肠内有蛔虫或微量元素锌、铁等营养物质缺乏。 3. 指甲呈紫红色且指头变粗呈杵状(称杵状指):这多见于患“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 4. 指甲变成黄色:这可能是吃橘子过多引起的。 5. 指甲出现横沟、纵沟及纵横交错的沟纹:这可能是由于发热性疾病、营养物质缺乏或关节炎引起的。 6. 指甲出现凹痕:这可能是由于缺钙引起的。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些食补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改善指甲的健康状况。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补充钙质、铁质和锌质等,来改善指甲的健康状况。牛奶、羊奶、肉类、鱼、虾、芝麻、花生、葵花籽、豆类、豆制品、柑橘、葡萄、山竹等都是富含钙质的食物;黑木耳、还带、芥菜、韭菜、谷类、赤小豆、绿豆、动物肝脏、蛋黄、动物血等则是富含铁质的食物;而猪肉、牛肉、鱼、海产品、牡蛎、海带、紫菜、菠菜等则是富含锌质的食物。
总的来说,我们要时刻注意观察宝宝的指甲健康,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给宝宝提供均衡的饮食,让宝宝的身体得到足够的营养,从而保证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