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宝宝都会经历厌奶期,这是一个让父母们非常着急的问题。厌奶期是指婴儿突然奶食量减少或时多时少变化无常的现象,它是婴儿正常生长发育过程的一种表现。婴儿厌奶通常分为病理性厌奶和生理性厌奶两种。

病理性厌奶是指宝宝健康出现了问题,如慢性疾病、急性感染等,这时他们会表现出吃得少、睡不好、活力差。这种情况需要及时送医,由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生理性厌奶的特征是发育正常,活力很好,只是奶的摄入暂时减少,通过一段时间后就能恢复食欲。这种情况在4到6个月的婴儿中较为常见,甚至有的宝宝在3个月时就出现厌奶的现象。厌奶期会持续多久因人而异,从1~2星期到半年都有。

对于厌奶期的宝宝,家长应适当调整喂食方式,例如让宝宝少食多餐,在他感到饥饿时再喂食。如果宝宝迟迟不想喝奶,家长可以让宝宝多运动,增加体力消耗,这样宝宝就容易感到饥饿了。家长还可以适当增减辅食,例如观察宝宝对奶与辅食的态度,适量添加或减少辅食。如果宝宝厌奶严重,家长可以适量增加辅食喂养,及时补充营养。

对于喝奶粉长大的宝宝,家长需要慎重选择奶粉,因为奶粉的品质与口味对宝宝很重要。一般来说,儿科专家不建议常更换奶粉,但如果宝宝已经对现在喝的奶粉产生了抵触心理,家长就需要考虑更换新的奶粉了。

家长需要警惕病理性厌奶,有些宝宝厌奶可能是因为身体不适而引起的,而不是他们不想喝奶。如果宝宝在厌奶时期出现了牙齿不适、腹胀、发烧、呕吐、一进食身体就不舒服等情况,这可能是病理性厌奶,需要立刻就医治疗。

对于厌奶期的宝宝,一般经过20-30天就会恢复正常,家长大可不必着急。很多家长担心宝宝喝太少会长不大,于是采用强迫的方式。但是这种做法反而会让宝宝对吃产生恐惧。其实只要宝宝的身高、体重等发展状况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不需要强迫他喝奶。家长应该在这个时期思考如何协助宝宝接受半流质的辅食,而非强迫他喝奶。如果宝宝不喝奶的同时,精神状态不好、哭闹频繁、或者妈妈观察到宝宝有其他疾病的症状,这可能是“病理性厌奶”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