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与预防全攻略
轮状病毒最早由Bishop在1973年从澳大利亚腹泻儿童的肠活检上皮细胞内发现,其形状如同轮子,因此得名“轮状病毒”。这种病毒颗粒含有双RNA,其直径为70nm,也存在直径为55nm的缺损病毒。根据电泳法,它被分为7组,即A-G组,最近还发现了副轮状病毒。
首先发现的是A组,B组轮状病毒在我国也有发现。A、B、G三组能引起人畜共患病,其他组则主要引起动物腹泻,少数感染人群。A组有11个血清型,其中主要引起婴儿腹泻的是1、2、3、4型,另外8、9、10型也有报道。因此,患儿可能因感染不同型别而出现再感染。
轮状病毒侵入小肠上皮细胞后,会导致绒毛变短及脱落,从而导致小肠功能丧失。黏膜双糖酶活性降低,肠腔内木糖及蔗糖水解并吸收障碍,被细菌分解而产生有机酸,致使肠内渗透压增加,大量水及电解质进入肠腔,肠吸收减少。这种病毒性肠炎多发生在10、11、12、1月,也就是秋冬季节的6个月至2岁婴幼儿,成人中也有爆发流行病例,除粪-口传播外,证实可经呼吸道空气传播。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自然病程一般在7-10天,临床表现有发热、排水样便,每日5-10次至10多次,伴轻度呕吐,呕吐常发生在发病前1-2天,随后出现腹泻。吐泻严重者多伴有脱水、酸中毒,40%-50%的患儿伴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主要是补充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无脱水征患儿予口服补液盐溶液,伴脱水征患儿则需辅予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并予口服肠黏膜?;ぜ?如蒙脱石散等)和微生态调节剂。
轮状病毒性肠炎一般预后较好,但有少数患儿可能合并心肌炎而猝死,对精神、面色差、心音低钝的患儿应早作心电图以发现心肌炎。
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要做好以下几方面:㈠防止食物、餐具污染。㈡注意小儿手的清洁。㈢进行疫苗接种。
上一篇:
新生儿穿衣的四大关键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