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频繁憋尿对心理发育的影响探讨
憋尿问题在幼儿中并不罕见。由于这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条件反射,幼儿憋尿可能会导致他们坐立不安,精神紧张,注意力分散,思维活动混乱,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活动。同时,幼儿憋尿时,胃肠功能和交感神经也会发生暂时性紊乱,血压会明显升高。
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人们能够抑制尿液的排放,是在脑神经的支配下,通过膀胱内括约肌和逼尿肌的协调作用,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的结果。在幼儿憋尿的条件下,这种条件反射会被形成,从而导致人为的尿潴留。
憋尿后,如果尿液在膀胱内停留的时间过长,尿液中的有毒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如果幼儿经常憋尿,那么他们的尿频次数就会减少,这会导致清除作用减弱,从而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特别是女孩,她们更容易引起括约肌系统的感染。如果憋尿的时间过长,末梢神经就会因为过分紧张而出现麻痹,这会导致人们失去排尿的感觉。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可能会导致膀胱颈梗阻,出现排尿困难,漏尿,尿失禁等症状。
此外,幼儿经常憋尿,他们的膀胱内括约肌和逼尿肌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如果憋尿的时间过长,膀胱会充盈过度,在外力的作用下,可能会导致膀胱破裂引起出血休克。
因此,家长和托儿所的保育员,对幼儿憋尿的问题不能掉以轻心。他们应该教育孩子养成有尿就排的好习惯。在活动或游戏开始前,应该让孩子先排尿。活动结束后,应及时让孩子排尿。当幼儿举手要求小便时,应该予以同意。家长在家里也应该重视并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水、排尿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