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婴幼儿奶粉营养价值的探讨
许多年轻的妈妈们提到,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宝宝的大便呈现出稀糊柔软的状态。然而,当宝宝开始接受牛奶或者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喂养后,大便的质地和数量都发生了改变,变得更为硬实,其中含有的皂块颗粒较多较大,甚至导致便秘的出现。
妈妈们普遍认为,这是因为奶粉是烘干的,宝宝食用烘干食物会导致上火,从而引发便秘和上火的症状。然而,这种观点并非完全正确。
郑吟亚医师,来自上海儿童医院,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一些婴儿配方奶粉中添加了棕榈油,这是为了模仿母乳中的天然成分棕榈酸。然而,母乳中的棕榈酸与棕榈油的棕榈酸,在实际效果上,存在很大的差别。
棕榈油的棕榈酸属于a棕榈酸,这种物质不易被婴儿吸收。在宝宝的消化过程中,它会与钙质结合,产生皂化反应,形成皂化物并排出体外。这就是宝宝便秘的原因,即粪便中的不溶物质导致粪便过硬。
因此,控制宝宝饮食中的棕榈油酸和硬脂酸非常重要,这两者都属于长链饱和脂肪酸,容易在肠道内与钙质结合,形成难以被吸收的不溶性钙皂,从而使大便变硬。
因此,在为宝宝选择配方奶粉时,应尽量选择精制植物油配方,这样宝宝食用后不会上火,大便稀软,钙质和脂肪吸收好,有助于婴幼儿骨骼发育和能量的吸收利用。
应避免含有棕榈油、全脂奶粉或乳脂等成分的婴儿配方奶粉,否则容易使大便变硬、次数减少,甚至导致上火便秘。
此外,还应适当增加辅食,例如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菜粥给宝宝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等食物残渣,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
还应当培养宝宝自幼养成正常排便的习惯,例如进食后让孩子排便,例如每日定时让宝宝坐马桶,即使没有大便也要让他坐个十来分钟,建立起大便的条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宝宝排便与进食一样重要,进食是为了宝宝生存和生长发育,排便则使人体新陈代谢的废物或有害物质及时排出体外,免除机体损害。因此,如果宝宝上火便秘,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从饮食上加以调整也可以使宝宝大便稀软,避免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