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的发育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生物学过程,其中包括细胞间的互动,细胞分化,形态变化,组织矿化,以及乳牙的萌出。所有牙齿的发育过程都是一样的,乳牙从胚胎的第二个月开始生长,到三岁多的时间,牙根会完全形成。而恒牙的发育则比乳牙晚。那么,与宝宝牙齿发育紧密相连的是什么?研究发现,宝宝及时、正确地补充钙质,能有效地帮助牙齿的发育成长。同时,选择合适的钙剂味道也非常重要,如淡奶味的钙剂,能有效地抑制大多数宝宝的龋齿问题。接下来,我们将探讨钙对宝宝牙齿的重要性。

1、婴幼儿缺钙导致出牙迟、换牙慢

婴幼儿的乳牙通常在出生后的第六个月开始萌出,到三岁时完全长出,然后在12-13岁左右由恒牙替换。如果不能按时出牙、换牙,排除其他影响生长发育的疾病,首先要考虑是机体缺钙,影响了牙齿的生长。

2、提前补钙可预防牙釉质发育不全

当婴幼儿缺钙时,牙釉质就会发生钙化不全,牙齿表面不平整,缺少光泽,有横沟、坑状窝缺损,伴有牙本质发育不全。这种情况在婴幼儿时期往往难以发现,直到6-7岁才逐渐表现出来,到了那时,再补钙剂,为时已晚。

3、补钙可以预防龋齿

龋齿发生率高,不仅仅是孩子吃糖多的问题。缺钙引起牙釉质发育不全,牙本质缺少了牙釉质的?;?,一些常见的细菌,如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等就会乘虚而入,利用口腔中的糖酵解产生的酸性物质,破坏了牙本质,在牙齿上逐渐形成很多小洞,就像虫子把牙咬坏了,所以俗称“虫牙”。预防龋齿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补充钙质,让牙釉质具备极好的防护功能。

4、牙本质过敏与缺钙

牙本质失去了牙釉质的保护,食物酸、甜、冷、热的刺激,或者用牙刷刷牙时的机械刺激,或者经口吸入的冷空气刺激均可引起酸痛的感觉。

5、缺钙导致牙齿排列不齐

当儿童缺钙时,牙槽骨骼钙化不良,容纳牙齿的凹槽变宽,刚出牙时牙胚钙化不良,使牙齿与牙槽之间空隙加大。这样牙齿凹槽就有了移动的空间,造成牙齿长出来以后排列不齐,甚至上下咬合时都不能对齐。如果钙的摄入充足,牙槽骨及牙齿都会有较高的密度,牙齿之间的空隙很小,只能朝一个方向生长,可以长出一口整齐的牙齿。

6、氟斑牙的发生也与缺钙有关

氟斑牙是地方性氟中毒在牙齿上的表现。氟斑牙表面有白色或黄褐色斑块。适量的氟对牙齿发育及预防龋齿有利,但如果太多就会对身体不利。有人做过试验,如果在低钙膳食下摄入过多的氟就容易出现氟斑牙,但如果在含钙丰富的饮食条件下,即使摄入较多的氟也不会出现氟斑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