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种营养素摄入过多对身体的不利影响如下:

一、蛋白质过多

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代谢,产生氮,经过肾脏由小便内排出。肾脏的排氮量是有限度的,过多则不能负担。如蛋白质摄入过多,加上水分不足,则可出现高蛋白血症,表现为嗜睡、少尿、惊厥甚至昏迷。牛奶中蛋白质含量较母乳高,因此要供给充足的水分。

二、脂肪过多

小儿食入过多的脂肪,易发生肥胖,使心脏负担过重,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三、碳水化合物过多

碳水化合物(包括糖)进食过多,除了正常的代谢需要,其余都转化为脂肪而存于体内,出现“虚胖”,并易发生心血管疾病,且抵抗力低下。这类婴儿多见于过早、过多、过久进食乳儿糕的人工喂养婴儿,看上去白白胖胖,实际上身体虚弱。

四、维生素过多

婴儿摄入维生素过多主要是维生素A、D。维生素A每日口服量不得超过2 000~4 000IU,每日摄入5 000IU以上,连续3个月,可发生中毒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皮肤发痒、易激动、毛发脱落等。维生素D每日口服量不超过400~8001U,治疗时需按医嘱用药,每日服用2 000~5 000IU也可发生中毒症状,表现为无力、胃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甚至肾损害和血管钙化。

五、盐过多

食盐的成分即氯化钠,其中氯和钠经代谢后,也要从肾脏经小便排出。吃盐太多,可致高血压。在给婴儿制作辅食时,食盐不可添加过多。

电视广告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

一个人的饮食行为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发展和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来自各种媒体特别是电视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孩子瘦弱多病原是缺锌在作怪。

5岁女童小颖,又瘦又小,让她的妈妈非常着急,天天想办法做些好吃的饭菜,而小颖就是不吃。最近个子也不长了,而且经常生病,闹得全家不得安宁。鱼类营养丰富,宝宝可以适量吃。

鱼没烧透就不能让宝宝吃。经常吃未经煮熟的鱼或生鱼,就有可能患寄生虫病,出现食欲不振、腹疼、肝肿大、黄胆以及浮肿等症,严重的会引起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