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体重不增反减,这是怎么回事?如何让宝宝的身体合理增长?
宝宝体重是妈妈最关心的问题。妈妈可能会发现新生儿在进食一段时间后体重没有增加反而减少,这让她担心宝宝发育不良。新生儿体重普遍下降是正常的,在一周后会恢复正常。那么,如何让宝宝的体重合理增长呢?影响宝宝体重的因素有哪些?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知识。
新生儿体重下降是否正常呢?实际上,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宝宝在出生几天内体重会有所下降,但一般下降幅度会低于宝宝体重的8%。在一周后,宝宝的体重会慢慢恢复。10天后,有些宝宝的体重甚至会超过当初出生时的体重。新生儿第一个月的体重一般会长2斤,这是正常的。但由于宝宝的发育有个体差异,所以体重增长在2-4斤都是正常的。
那么,如何让宝宝的体重合理地增长呢?宝宝从0-1岁时,体重增长一般是每月2斤左右。一岁后,体重增长会变慢。0-1岁的妈妈需要按需喂养,根据宝宝的体重来相应地喂养。如果宝宝一个月的体重增长低于2斤,那么妈妈要考虑母乳不充足的情况。这时候,要给宝宝适当增加奶粉的摄入量,同时妈妈可以喝一些催乳汤来增加奶水。
宝宝出生后,第一次体检是满月后。随后的体检是每隔三个月体检一次,直到宝宝年满6岁。妈妈需要定期带宝宝去做体检。体检是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检查,千万不要错过。每次宝宝体检,医生不但会检查宝宝的发育,还会给妈妈提供喂养意见。
宝宝体重增长过少,每天需要摄入的奶粉量是800毫升,才能让宝宝的发育正常。影响宝宝体重增长的因素有哪些呢?宝宝的吸收能力是决定宝宝体重增长的关键因素。如果宝宝吸收能力好,那么宝宝的体重增长就会很明显。相反,如果宝宝的消化好,但是吸收能力差,那么宝宝的体重增长就会慢。
喂养方式也会影响宝宝体重增长。如果宝宝吃的是奶粉,那么营养丰富而且全面,那么宝宝的体重增长就会达标甚至是超标。如果宝宝吃的是母乳,母乳比较稀,不容易耐饱,相对来说,宝宝的体重增长就会慢一些。但是,如果妈妈奶水充沛,宝宝吸收好,那么体重增长也是很不错的。
其实,每个宝宝的体重不同,喂养比例不同,所以导致宝宝在一个月内的体重增长也不同。只要宝宝的体重发育正常,那么妈妈就不需要纠结宝宝胖瘦的问题。但如果宝宝体重超标,那么需要控制宝宝的饮食,以免过于肥胖影响健康。
宝宝发育不良有哪些表现呢?首先,体重增长过轻。例如,我家小宝在1个月时,医生家访称他的体重只有1.6斤,明显是体重增长不及格。其次,宝宝老是要吃奶,每次吃奶要很久,但撑不了2小时。第三,尿液过少。他每2小时只有一小泡尿,而且比较黄,是因为体内水分不足。当时我的母乳不足。第四,母乳喂养一天应该有3-4次大便,但他只有1次大便。第五,宝宝半夜经常起来吃奶,虽然有吃母乳,但是没有吃饱,导致宝宝睡眠不够。最后,如果宝宝长期没有摄入充足的营养,那么宝宝容易出现低血糖、哭闹、情绪不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