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天气由湿热向干冷转变,人体在漫长的暑日之后,体内热气旺盛,黏膜组织充血,给细菌提供了繁殖的机会。因此,此时出现的咳嗽症状表现为干咳、少痰、唇及咽喉干燥,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肺热咳”。如果不是由于肺功能受损,可以通过清热的方法来缓解,不应盲目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特别是对于小儿肺热咳嗽的治疗,需要特别谨慎。

秋老虎发威,此时是肺火最容易产生的季节。肺火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饮食,二是生活习惯,再者就是季节原因。

首先,食用辛辣食物容易引起胃热,进而导致肺火。因为辛辣食物入肺。例如,过度饮酒以及大量食用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物,以及过度食用肥腻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

其次,受凉、缺乏睡眠、饮水不足等,也容易导致肺火。此外,感冒发烧更容易引起肺热。

最后,气候原因也是引起肺火的原因之一。尤其在夏秋之交,天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很容易引发肺火,尤其是对于儿童、老人。

对于宝宝是否有肺热症状,专家提醒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早晨起床时,睫毛被眼分泌物黏着,孩子不容易睁开眼。

2、口气重,有异味,甚至有口臭。

3、咽部干痛,扁桃体红肿。

4、唇发红,像涂了口红一样又红又艳。

5、舌尖颜色明显比舌体要红。

6、大便是否干硬且臭。

对于小儿肺热咳的治疗,专家认为,治疗的重点在于排痰。如果仅仅使用止咳药,虽然可以暂时止住咳嗽,但会将痰液困在气道内,没有彻底解决儿童的咳嗽问题。因此,治疗小儿“肺热咳嗽”,不能仅仅止咳,必须抓住治咳的根本——“排痰”。只有清肺、化痰综合治疗,才能使痰液排出,从而达到“痰净咳止”的治疗效果。

孩子咳嗽,如果仅仅使用止咳药,虽然可以暂时控制咳嗽症状,但并不能解决咳嗽的根源问题,孩子一旦停止使用止咳药,咳嗽症状会立刻出现。此外,如果仅仅止咳,还可能掩盖病情,导致孩子容易患上肺炎。

专家提示:如果孩子出现长期咳嗽,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可以考虑使用儿童专用的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中药具有广谱抗病毒的效果,对普通感冒病毒、流感病毒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不仅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消炎、止咳、平喘,多效合一,治疗反复咳嗽效果尤为突出,特别适合儿童感冒咳嗽的治疗。如果孩子出现长期咳嗽、痰多等症状,可能不仅仅是感冒,需要警惕可能是变异性咳嗽,即哮喘的一种,需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