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外翻对孩子的足部健康有很大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并治疗至关重要。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对足部健康不利的行为。那么,足外翻对孩子有哪些影响?如何预防足外翻呢?下面八宝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首先,足外翻的最明显特征是新生儿脚板不正常地紧贴着小腿。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亲子宫时,足部受到长时间的挤压,导致跟骨背屈及外翻。出生后,挤压感消失后会自然痊愈。一般情况下,出生后2-3个月内会自然改善。

其次,足外翻患儿在站立时,脚后跟会往内倾斜超过4°。通常,足外翻是先天或遗传因素导致的,如脚部肌腱发育异常,同时伴有扁平足和舟骨塌陷,因此常伴有扁平足和X型腿的出现。

足外翻对孩子有很多危害,如使足部容易疲劳、引起足部疼痛、影响膝关节的正常发育、走路姿势不美观等。

那么,如何预防足外翻呢?首先,避免过早让宝宝站立。因为婴幼儿骨骼刚开始发育,韧带较为松软,过早站立或学走路会增加足弓及足踝部关节的压力,容易出现后跟倾斜过多的情况。其次,避免宝宝超重。如果宝宝身体超重,意味着宝宝的小脚踝也要承受更多的重量,也会增加足外翻发生的概率。第三,避免过早穿硬质鞋。这类鞋鞋底过硬或过重,会增加宝宝足踝部关节的压力,时间久了会造成外翻或者内翻。第四,避免给宝宝穿二手鞋。每个宝宝的脚背、脚弓、脚宽都有很大的差别!二手鞋多少都会有磨损,这些磨损带着对前主人的记忆,宝宝需要费力适应,长期穿二手鞋也会影响足弓发育。最后,避免穿不合脚的鞋子。不要为图一时省事,想着宝宝长得快,就特意选大尺码的鞋子,让宝宝能多穿一段时间。这样非常不可取,小脚在大鞋里得不到固定,不仅容易引起足外翻或足内翻,还会影响以后走路姿势。同理选小了也会对宝宝脚步发育造成影响。一般以宝宝脚长加1厘米后的数值为鞋子内长。如果宝宝脚大些、胖乎一些,就要多加0.5~1厘米。

总之,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足部健康,及时发现并治疗足外翻。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足外翻对孩子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