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许多家长希望为宝宝增加鱼肉的摄入,但由于担心如刀鱼、鱿鱼等鱼含有过高的胆固醇,他们认为这些鱼并不适合给小宝宝食用。然而,实际上大部分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类、奶制品等,其胆固醇含量都相对较高。因此,在食用这些食物时,同时摄入大量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可以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胆固醇。事实上,只要宝宝不过敏,各种鱼类都可以给宝宝食用。鱼类种类越丰富,可以为宝宝提供的营养就越全面。

在给宝宝食用鱼类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生的鱼类并不适合宝宝食用。经常食用未煮熟的鱼类,如生鱼,可能会导致宝宝感染寄生虫,出现食欲不振、腹痛、肝肿大、黄疸以及浮肿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腹水。因为这些寄生虫主要存在于鲜鱼中,尤其是淡水鱼中。因此,在为宝宝烹饪鱼类时,一定要确保将其煮熟烧透,不能让宝宝食用生鱼或未煮熟的鱼。

此外,家长们也需要注意避免过量给宝宝食用鱼松。鱼松营养丰富,食用方便,且无需担心鱼刺问题。尽管它是宝宝的最佳食用鱼类选择之一,但是,如果家长们每天都给宝宝食用过多的鱼松,如10至12克,宝宝将从鱼松中吸收氟化物8到16毫克。长期过量摄入氟化物,可能导致宝宝体内的氟化物含量超过安全值,从而引发食物性氟化物中毒。许多儿童出现的氟斑牙或氟骨症,都与过多食用含氟化物过多的食物有关。因此,虽然鱼松可以食用,但不应作为宝宝的长期营养补充品,更不能成为宝宝摄取鱼肉的唯一来源。

在选购鱼类时,家长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肉质要有弹性,鱼鳃呈淡红色或鲜红色,眼球微凸且黑白清晰,外观完整,鳞片无脱落,无腥臭味等。对于担心鱼刺的妈妈来说,可以考虑为宝宝选择如罗非鱼、银鱼、雪鱼、青鱼、鲶鱼、黄花鱼、比目鱼、马面鱼等几乎没有小刺的鱼类。

最后,对于已经购买回家的鱼肉,最好采用清蒸或烤的方式,避免油炸,以保留最多的营养成分。例如,可以尝试为宝宝做一份清蒸鱼:

原料:鳊鱼1条或带鱼500克;食盐1匙,糖1匙,酒1匙,姜、葱少许,熟油1大匙。

制作方法:

1)将鱼去鳞及内脏,洗净,鱼身划刀口或切块; 2)把鱼放入瓷盘中,用食盐、料酒、糖、姜拌匀,覆上保鲜膜,置高功率3分钟,再置中功率3分钟加热; 3)取出,撒上葱末、熟油即可; 4)选用鱼肚部位的鱼肉喂宝宝,此处鱼肉几乎无刺。

此外,家长们也可以尝试自己动手为宝宝制作鱼泥。选择刺少的鱼,去头尾取中段,去皮和中央骨,用斩砸的刀法把鱼肉剁得极细,用手摊开看不到颗粒,似泥一样,这就是鱼泥(也叫鱼茸)。然后,可以根据购买的瓶装鱼泥的配方进行炖、炒、煮,也可添加各种蔬菜泥烹饪,配制更多口味的鱼泥给宝宝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