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很多孩子都渴望外出玩耍,不过在户外玩耍时,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也应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大型商超和儿童乐园等场所,虽然相对较为安全,但仍存在孩子被拐卖的风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这些悲剧的发生呢?

案例一:在江西省赣州市的一家购物超市的书籍销售区,一个小女孩被玩具的诱惑所吸引,跟随陌生人走出超市。这位家长正专注地看书,孩子被陌生人轻易地带走。

案例二:一个小男孩被玩具诱惑,跟随陌生人走在赣州市的儿童公园。同样,在陌生人玩具的诱惑下,他放下画笔,毫不犹豫地跟着陌生人离开。

在此次模拟防拐骗测试中,工作人员随机选取了幼儿园、小学、超市、火车站、公园等五个地点,通过问路、谎称是孩子家长的朋友、利用零食、玩具等手段,对孩子们进行模拟测试。共50名年龄在3到10岁的儿童参与,其中有42名孩子被模拟拐走,只有8名孩子没有被拐。

案例三:一名家长表示,平时觉得教育孩子得还不错,他应该不会跟陌生人走,但没想到轻易就被骗走了。因此,家长们应该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以提高警惕性。

有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失踪的儿童中,被拐骗贩卖的比例占80%,每一个孩子的失踪都伴随着家庭的悲剧。因此,家长们一定要了解和掌握防拐知识,教会孩子自救的方法,防患于未然。

警察介绍,全国被拐儿童年龄主要集中在2~7岁,骗子惯用的拐骗伎俩包括:谎称认识孩子的父母、亲属或朋友;物质引诱,如iPad、泡泡机、遥控汽车等不起眼的小玩具;给落单的孩子指路或假装需要帮助,寻求孩子的帮助,如求带路。

以下是一些安全常识,请家长们教导孩子:

1. 熟背父母联系电话、单位、姓名,或者在孩子口袋里放一张写有父母、联系方式的纸条。 2. 如果陌生人自称认识孩子的父母或亲属,请他们现场打电话给父母或亲属,孩子要自己接电话确定真假。 3. 在无法躲避陌生人时,要向多人求助,不要向单人求助。 4. 保证自己社交平台上的私人信息安全,孩子对“名字”很敏感,如果骗子能叫得出孩子、父母或者某位亲属的名字,就很容易赢得孩子的信任。 5. 千万不要让孩子落单,教育孩子提高警惕性。

总之,家长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提高防范意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