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卫健委等五个部门发布通知,进一步扩大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救治范围。根据通知,有12种病种被纳入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救治范围,其中包括脑胶质瘤、髓母细胞瘤、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这些病种被纳入恶性肿瘤救治范围之后,将带来哪些好处呢?

首先,开展相关病种药品供应保障情况监测,加大相关药品供应保障力度。这有利于鼓励新药研发生产,加快境外已上市新药在境内审批上市,鼓励临床急需药品的研发。同时,对符合条件的抗癌药品、儿童用药品实施优先审评审批。此外,还可以探索利用血站富余血浆生产血液制品,用于血液病、恶性肿瘤患儿救治。

其次,资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加快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提高大病保险保障能力,增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能力,实现三项制度有效衔接,发挥综合保障效益,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病种纳入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救治范围,恶性肿瘤救治范围扩大,未来有哪些利益?

最后,完善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同时,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指导各地对治疗方案明确的病种优先实行按病种付费,合理测算病种付费标准。针对实体肿瘤患儿在多医疗机构就诊的需要,医保部门简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转诊备案手续,加快推广电话、传真、网络、APP等多种备案及查询方式,优化手工报销流程,及时支付医保基金。对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特殊困难患儿和家庭按规定及时给予保障救助。

通过以上措施,有望进一步降低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的费用负担,提高全社会对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的关注度,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慈善力量参与相关病种的医疗救治及生活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