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及时接种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降低携带者变为慢性乙肝患者和肝癌的风险。研究发现,新生儿携带乙肝病毒后,90%会转变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儿童感染后约28%~30%会转变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而成年人这一比例为2%~5%。因此,对婴幼儿来说,乙肝病毒的危害更为严重,他们更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我国自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但乙肝疫苗和接种费用需自费。2002年以后实行免费接种乙肝疫苗,但需交纳10元接种劳务费,直到2005年5月劳务费取消,接种乙肝疫苗才真正分文不收。因此,2005年以前可能会有儿童因经济原因放弃接种疫苗,他们可以借此次机会补种疫苗。此外,一些儿童因早产或出生低体重等特殊情况,出生后无法接种乙肝疫苗?;褂行┒錾笏浣又至艘腋我呙?,但后来又失去了免疫力,因此他们也需要补种或打乙肝疫苗加强针。

打过乙肝疫苗并非全部生效,可通过抽血化验确定。若乙肝表面抗体为阴性,说明接种后未产生抗体或已产生抗体但已消失,这种儿童应补种三针乙肝疫苗。如产生了抗体,但水平低,说明?;ばЯθ酰稍俅蛞徽胍腋我呙?,即加强针。如抗体为阳性且抗体滴度较高,说明原来的乙肝疫苗还有很好的?;ばЯΓ恍枰俳又忠腋我呙?。此外,有些人虽接种疫苗后乙肝抗体为阴性,但重新打一针疫苗后抗体滴度明显升高,说明体内对原来疫苗仍有免疫记忆,此时再打一针疫苗即可。

过去的调查显示,大部分人接种乙肝疫苗后都会得到?;?,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并非每个孩子都需要抽血化验抗体。若孩子的家人或密切接触者存在乙肝病毒携带情况,尤其是母亲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孩子接种乙肝疫苗后最好抽血化验乙肝表面抗体。如抗体为阴性,应加强免疫或再接种。化验时间可在最后一针疫苗接种后一个月时,如新生儿是出生后0、1、6月接种三针,可在7月龄时化验是否出现乙肝表面抗体,如为阳性,说明疫苗有效。

疫苗应全程接种,对新生儿来说,接种比不接种好,全程(3针)接种比单针接种好。出生后立即接种比过一段时间接种效果好,疫苗中抗原含量高的效果好。10微克和5微克疫苗的区别在于抗原含量,高抗原含量疫苗能实现快速血清乙肝表面抗体阳转,即能更快地出现?;ぷ饔茫⒒竦酶咚降难逖П;ぁ4送?,抗原含量高的疫苗提供的?;て谙抟哺志谩N私饩鏊堑牟畋?,国家正在比较5微克与10微克乙肝疫苗效果的差异。目前国家统一要求的疫苗是抗原含量5微克的乙肝疫苗,而对于母亲为“大三阳”的新生儿应选择10微克的疫苗。在部分经济情况较好的地区,如北京、上海、浙江,新生儿乙肝疫苗为10微克剂量。此外,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家长可以自费为孩子选择10微克的国产或进口乙肝疫苗,每针费用在20~70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