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时期,由于各种心理因素,如吸吮动作本能的反射、喂养不足、恐惧等,婴幼儿自发地产生吮拇指、吮唇等不良习惯动作。这些不良习惯可能会暂时导致开颌。持续到4岁,这些习惯动作可能导致口腔肌肉异常、牙颌变化,甚至错颌。因此,首先要判断不良习惯的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护理和心理疏导,使儿童尽早放弃不良习惯。若不能克服不良习惯,可采用矫正器帮助患儿克服不良习惯。

1. 吮指:吮拇指或食指,常引起上前牙前凸,形成前牙深覆盖。严重时,可能导致前牙空隙,进而产生不良的舌习惯。这会导致面型、牙弓长度、高度、宽度等发生明显变化,还会影响语言发音及正常的切割功能??朔庵植涣枷肮?,可使用口腔不良习惯矫正器。

2. 吐舌习惯:吐舌习惯多发于替牙期,也可能继发于吮指、口呼吸等不良习惯。儿童吞咽异常时,舌呈一种前伸位,造成吐舌习惯。矫正应首先去除病因,同时用舌习惯矫正器和肌功能训练来治疗吐舌习惯。

3. 异常唇习惯:咬下唇的不良习惯,使上前牙唇向移动,下前牙舌向倾斜;咬上唇的不良习惯形成上下前牙的反颌关系。应及时治疗。

4. 口呼吸:口呼吸可能是由过敏性鼻炎、鼻结构异常、扁桃体肥大或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诤粑贾卵拦琳?,上前牙前凸?;级难彰姹硐挚铰冻?。治疗应首先去除病因,治疗引起口呼吸的各种疾病,同时可做唇肌功能训练。对于引起牙弓狭窄患儿,可用扩弓法扩弓。

总结:婴幼儿时期,不良习惯动作可能会暂时导致开颌。针对这些不良习惯,首先要判断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护理和心理疏导。若不能克服不良习惯,可采用矫正器帮助患儿克服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