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气质类型特点及早期干预
新生儿中,有些性格温顺平和,睡眠和饮食有规律;而另一些新生儿则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睡眠和饮食缺乏规律。这种在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性格特征,被称为气质。气质是一种先天的相对稳定的素质,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发生某些改变。气质在婴儿情绪和社会性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婴儿气质的尽早认定,并针对其不同特征,父母在养育和与之互动的过程中采取因材施教,可有效促进婴儿情绪和社会性行为的健康发展,防止行为问题的发生。
婴儿气质包括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本质、坚持性、注意分散度和反应阈。根据这九种维度,气质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易养型、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此外还有一种亚型称为中间型。
对婴儿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就必须对每个婴儿的气质特性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测定,采取相应适宜措施,使气质与环境间达到良好的调适。由于易养型气质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生活规律,应对积极,因此早期干预的对象主要是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气质的婴儿。
1. 难养型气质:这类婴儿的特点是反应迟钝,适应能力差,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父母需要保持冷静,心平气和地对待这类婴儿,态度和蔼可亲,避免反复无常。同时,要保证婴儿的生活包括饮食、大小便和出外玩耍等保持一定的规律。此外,应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如噪音、强光、大声讲话等,并保证充足的睡眠。通过体育和挫折锻炼增强婴儿的适应和协调能力,促进其在与小伙伴游戏时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忍耐性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 启动缓慢型气质:这类婴儿的反应速度较慢,需要增加适宜刺激,逗其玩乐,多用儿语与之对话。此外,需要让婴儿听振奋性音乐,观看活动而美丽的图片,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良好的心境。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小伙伴进行社交活动。父母要格外耐心,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加快反应,或适应新环境。采取强制方法是有害无益的。提高其反应强度和降低反应的阈限常与心境有关,通过父母的亲近、抚爱、逗乐和关怀对培养婴儿的良好心境是必不可少的。
气质特征的意义还提示每个婴儿都具有个体差异,并且不同气质的婴儿与父母或其他照料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因此,对婴儿的抚育方式及处理问题方法也应相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