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传着一首顺口溜:“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岁)会走”,这是对婴儿时期运动行为发育规律的粗略概括。然而,对于1岁多已有的两个宝宝来说,他们虽然可爱活泼,却不会站立和走路,智力发育也严重滞后。最近,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高危险儿干预中心,这两个宝宝被诊断出患有脑瘫,令家长痛苦不已。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高危险儿干预中心主任童梅玲表示,在半岁以内,这两个宝宝就出现了肌张力高、运动发育落后的情况,当时向家长提出治疗建议,但遗憾地是一位家长置若罔然,不信任孩子生病,也不愿意接受治疗;另一位家长则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放弃了治疗。两位家长都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症状会自然消失。

对于所有脑瘫患儿或有类似症状的家长而言,这都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训。目前,这两个宝宝正在接受紧张的治疗,原来不能着地的脚也逐渐着地了。然而,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他们的后续治疗将会是漫长而繁琐的。专家表示,这两位宝宝的后续治疗将是烦琐而漫长的,如果当时就进行早期干预与治疗,治愈率会更高,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据了解,脑瘫是患儿出生前或出生后大脑受到非进行性外伤导致的以运动或姿势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目前中国约有500万以上脑瘫患儿,发病率在我国约占千分之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痉挛性脑瘫。通常表现为手足颤动、关节不灵活、走路不稳、呈机器人步态。脑瘫患儿一般没有明显表现,但如果父母注意观察,有些迹象还是可早期发现的。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即有与人互动的能力,会追随大人说话或微笑,会用哭叫唤起大人的注意,触觉很灵敏,而脑瘫儿反应性很差,动作明显减少,就连吸吮能力都很差。有的孩子还出现智力发育落后等表现,不能达到相应月龄孩子具备的能力。

专家提醒,尽管脑瘫是一种终身性残疾,但脑瘫患儿经过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后,病情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父母平时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千万不要拖延,一定要抓紧治疗和训练。6个月以前是脑瘫儿治疗的关键期,婴儿早期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此时进行早期干预,效果显著,治疗后运动障碍较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