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中,小易的妈妈(北京市崇文区)和她的老公鼻梁都很高,但小易生下来却是塌鼻子。小易的奶奶建议喂奶时,时不时捏捏小易的鼻梁,甚至建议用筷子夹夹。然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南亚华医生表示,按照这种传统做法,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对宝宝的健康造成损害。

婴儿早期,体重增长最快,表现为一张张“满月脸”,这种特征尤为明显,有的鼻孔还是朝天状。实际上,除了遗传代谢病外,这是小儿正常的外貌特征。当宝宝前囟在1~1.5岁闭合以后,面骨及鼻骨才开始加速生长发育,鼻梁也就慢慢长出来了。鼻骨骨骼的变化受激素分泌的影响,会一直持续发育到青春期后才会日趋成熟。

此外,鼻梁的高低应考虑到遗传、发育速度、早期的营养、鼻外伤等因素。因为小儿的鼻梁骨是软骨组织,鼻腔黏膜娇嫩、血管丰富,常捏会损伤黏膜和血管,降低鼻腔防御功能,容易被细菌、病毒侵犯。而且,小儿的耳咽管较粗、短、直,乱捏鼻子会使鼻腔中的分泌物通过耳咽管逆行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此外,有的小孩鼻梁过低可能是疾病表现,要及时就医,而不是捏鼻梁。这种情况往往伴随体格发育慢,智能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