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洗澡时需注意的六种不宜情况
给宝宝洗澡并非易事,需做足准备,否则手忙脚乱。酷暑时,大人欲泡水,但宝宝何时可洗澡?了解宝宝不宜洗澡五种情况尤为重要!
1. 打预防针后暂时不要洗澡。宝宝打过预防针后,皮肤上会留下针孔,洗澡容易导致针孔感染。
2. 遇有频繁呕吐、腹泻时暂时不要洗澡。洗澡时宝宝易被弄得呕吐加剧,不注意时还可能误吸呕吐物。
3. 发热或热退48小时以内不建议洗澡。给发热的宝宝洗澡容易导致宝宝出现寒战,甚至惊厥;不恰当的洗澡有时会使皮肤毛孔关闭,导致体温更高,有时会使全身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使宝宝主要脏器供血不足。此外,发热后宝宝的抵抗力极差,马上洗澡易导致风寒引起再次发热,故主张热退48小时后给宝宝洗澡。
4. 当宝宝皮肤受损不宜洗澡。宝宝皮肤受损,如脓疱疮、疖肿、烫伤、外伤等,此时不宜洗澡。因为皮肤受损的局部有创面,洗澡会使创面扩散或受污染。
5. 喂奶后不应马上洗澡。喂奶后马上洗澡,会使较多的血液流向被热水刺激后扩张的表皮血管,而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喂奶后宝宝的胃呈扩张状态,马上洗澡也容易引起呕吐。因此,洗澡通常应在喂奶后1~2小时进行。
6. 低体重儿要慎重洗澡。低体重儿通常指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宝宝。这类宝宝多为早产儿,生活能力低下,皮下脂肪薄,体温调节功能差,很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体温波动。对这类特殊宝宝要慎重决定是否给以洗澡。
决定是否给宝宝洗澡,除了宝宝本身因素外,还受周围环境限制。给宝宝洗澡时,环境温度以26~28℃为宜,水温在40~42℃。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洗澡的!有时间和宝宝一起洗个亲子浴也不错,增加感情。亲子天地热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