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过年?

孩子说:

压岁钱拿到手软

新衣服穿到脚板

糖果零食吃到嘴软

考试成绩被当作饭碗

啥叫过年?

老人说

一年就盼这一天,儿孙全都聚身边

这个给买新衣裳,那个红包塞顶天

其实啥都不需要,儿孙一堂开怀笑

啥叫过年?

妈妈说:

孩子不用上学校

撒欢疯跑找妈抱

压岁钱来收收好

熊孩子面前要微笑

又到了一年一度辞旧迎新,举国欢庆的日子——

春节。

在这个隆重而又温馨的日子里,老人最舒心,孩子最开心,只有妈妈最焦心。

要是

“云过年”

,拜年红包走二维码,走亲访友靠视频通话,孩子缺少了与人交流,感受年味的机会;可要是

“中国式过年”

,总有些“熊亲戚逗娃”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与自己的教育理念相悖。

家家户户过年,基本上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长大后的许多童年阴影都是源于过年过节期间,比如当众训斥孩子、拿孩子做比较等等。

与其这样,今年不如大大方方来个“新中式”过年,告别“中国式过年”,让孩子过个健康年。

如何在过年期间建立起孩子的“认知体系”和“情商”呢?

首先让我们盘点一下,关于孩子过年的一些

“老项目”

,而这些“老项目”是最伤孩子的行为,妈妈们看看是否都

“中招”

了呢?

NO.1 强迫式礼貌

“ 你这孩子,怎么不说话呢?

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十分耳熟。我们经常能见到家长强迫孩子向别人打招呼,如果孩子害怕或是害羞不肯叫人,家长就会说一句: “我明明教过你啊,你怎么这么没礼貌?。?/p>”

主动打招呼的孩子当然更招人疼,但是, 如果孩子不爱打招呼,爸妈也不要当众批评孩子,给孩子贴个“不讲礼貌”的标签。

Tip:

见到不熟悉的人不言语,对于孩子来说这只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当熟悉以后,孩子就会放松下来,愿意和人交谈,但这个变化需要一个过程。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把孩子的主动权交还给他,让他慢慢适应,不必过于心急。有必要时,可以在家与孩子通过模拟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了解熟悉与人相处。

NO.2 强迫式表演才艺

“ 背首诗给叔叔听。

有些家长还喜欢把孩子当做炫耀的工具,如果孩子多背了一首诗,或是新学了一首歌,逢人就要让孩子表演一下。

当小孩表现出扭捏、犹豫姿态的时候,他们就感觉丢了面子,给孩子摆脸色。

Tip:

殊不知孩子虽小但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应是大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工具,更不是长辈们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法宝。

而且强迫孩子表演,只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和惶恐,严重的甚至留下心理阴影。

建议家长们不要强迫孩子,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以免适得其反。

NO.3 过分谦虚

“ 哪里哪里,我家这孩子不行。

谦虚是中国世代传承下来的美德,谦虚本是一件好事,但是过犹不及,特别是在孩子面前。

在学校,孩子表现好尚且都有奖励或者赞赏,但有些父母却怕孩子骄傲而减少对孩子的表扬。

过年期间更是如此。

对于家长来说这只是在了解中国文化背景下一种正常的谦虚。

但孩子不懂这么多,当着孩子的面,

这种谦虚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觉得自己做得不好。

Tip :

建议听到别人夸奖孩子时,如果孩子在场,家长可以说

“是的,他最近很努力”,然后再跟孩子说“但是你不能骄傲哦,要更加努力”。

这样既尊重夸奖孩子的人,也可以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

NO.4 和他人比较

“ 你家孩子考的好,不像我家孩子

要想过年有面子,娃得拿回好卷子,要想寒假有乐子,妈得吼上两嗓子。

只要成绩好,妈妈见谁都敢打招呼,聊聊天,夸夸娃,迈出我六亲不认的步伐!要是成绩不好,家长会出于礼貌或是客套来夸奖别家孩子一番,还得带上自己孩子,批评批评。

似乎,不管考的好与不好,对于孩子而言,都是灾难。

尤其在春节,考试成绩成了不可或缺的问候语。

其实,这种夸别人贬低自己孩子的话语,会在潜意识中伤害自己孩子的自尊心。

Tip :

建议夸人就单纯夸人,不要带上自己孩子做比较。

不然孩子会觉得你不爱他了,或者是觉得自己很差劲,从而可能会变得不自信。

NO.5 用红包逗孩子

“ 叫声伯伯,红包就给你。

“ 不能叫伯伯,叫哥哥

大人们拿着红包一起打趣着孩子,孩子面对着眼前的人,不知到底是

“ 伯伯

还是

哥哥

,犹疑着不吭声,也不伸手接红包。一旁的阿姨则走到小孩身边,蹲下来问道:

你是男孩还是女孩?我猜你是女孩。

见孩子不理,阿姨继续逗:

你不说啊,那你就是女孩啦!

最终,孩子

的一声被吓哭了,一桌子大人终于心满意足地全笑了。

在亲友的聚会上,是不是总能听到这样的对话?

在逗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的喜怒哀乐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大人如何尽兴,如何开心。这样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自主判断力,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Tip :

在聚会场合时,

请不要随意和孩子开玩笑,哪怕是善意的玩笑。你永远不知道,一句玩笑话会不会毁了他的一生。

家长不仅不能与亲友一同起哄,还要及时制止。

2020

年了,家长们还要这样过年吗?

新中式

过年的前提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迎接身边的人和事,平等的对待孩子,尊重他们的感受。

其实最原始的年味,一直存在,只是我们用错误的方式打开了它。

孩子们,

开学前熬夜写作业的特别活动

” 今年就取消吧,早早的写完作业,不要让妈妈操心啦!

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