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这些营养是生命的源泉,健康的根本。食物是我们获取营养的来源,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饮食营养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对于婴幼儿和学龄儿童来说,如果能够保证营养的平衡,将会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对科学饮食的了解不多,许多年轻父母给孩子准备食物时,往往过于关注高蛋白、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这种做法不能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反而可能导致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等问题。例如,有些孩子患有缺铁性贫血或缺钙性骨发育异常等疾病。

婴幼儿的食物选择

婴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一生健康的基础。在喂养婴儿时,父母需要了解以下常识:

母乳是最好的食物

初乳含有0.5-2.5毫克的免疫球蛋白,相当于成熟乳的20-50倍。初乳是最宝贵的营养品,不仅能为婴儿提供宝贵的营养,还能促进婴儿小肠发育。研究表明,喂母乳的时间越长,孩子的智商越高。然而,如果单纯母乳喂养时间过长,不添加辅食,也不利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光喝牛奶也不够

有些父母错误地认为婴幼儿期仅靠牛奶就能保证多种微量元素的供给。实际上,还应该在婴幼儿辅食中添加一些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碘和维生素D。

学龄前儿童的食物选择

幼儿期是3-6岁的关键时期,身体正在快速发育。在这个阶段,幼儿需要摄入充足的营养以支持骨骼、牙齿、肌肉和血液的建造。父母在为孩子制订食谱时,应遵循质优、量足、搭配合理、容易消化的原则,以确保孩子获得足够的营养。

幼儿食谱中的三类重要食物

在幼儿的饮食中,有三种食物是必不可少的:一是提供热能的长体力食物,如米饭、馒头、面条、玉米、红薯等;二是提供优质蛋白质和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虾、肉、蛋、奶、豆制品等;三是提供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学龄儿童的食物选择

6-12岁的学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需要摄入更多的营养。因此,对营养的需求量比幼儿期有所增加。特别是钙、铁、锌、碘等营养素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如果孩子的饮食中不饱和脂肪酸长期缺乏,将对脑神经的正常发育和智力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学龄儿童的早餐一定要吃好

学龄儿童早晨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如果不吃或吃不好,可能导致能量不足、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严重的,还可能出现低血糖、头晕等现象。

必须有的五类食品

学龄儿童的早餐一定要吃好,如果不吃或吃不好,可能无法满足身体所需的热量。这五种食品是学龄儿童必须摄入的:

1. 以谷类为主的食物,如米饭、馒头、面条、玉米、红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以提供热能。 2. 以动物性食品为主的食物,如肉、蛋、奶、鱼等,提供优质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3. 以豆类为主的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提供优质蛋白质、脂肪、矿物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 4. 以蔬菜、水果为主的食物,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5. 食用油和食糖,以植物油为主,提供热能和必需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