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的色彩来自于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天然色素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具有天然、安全、理想的特点,但资源有限且价格昂贵,使用范围有限。人工合成色素则通过从煤焦油中提取,种类繁多,色彩艳丽,成本低廉,着色效果好,因此被广泛使用。然而,在合成过程中,可能混入有害物质如砷、汞等,对儿童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这些危害主要体现在代谢紊乱、慢性中毒、神经功能受损等方面。

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肝脏解毒功能和肾脏排泄功能尚不成熟,容易受到着色食品的长期影响。过量食用染色食品会导致体内解毒物质消耗,使亚细胞结构受损,影响多种活性酶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等的代谢过程,导致腹泻、腹胀、腹痛、营养不良和过敏症状等。此外,过量食用染色食品还可能影响儿童的神经功能,如易引发好动、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行为怪癖、食欲减退等症状。

因此,家长在给孩子选购食品时,应注意控制彩色食品的摄入量,避免过多、过久摄入,以减少体内蓄积中毒,保障儿童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