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4岁的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秩序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和规则非常敏感,他们会对秩序产生强烈的要求。这个时期不仅对孩子的情绪、性格和专注力产生影响,还是道德意识的起源之一。秩序敏感期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当秩序得到满足时,孩子能感受到真正的平静和快乐。其次,良好的符合预期的秩序可以帮助孩子适应环境,而一个能良好适应的环境又能帮助孩子独立自理,建立自信。此外,秩序和规律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最初的逻辑感,提升认知。秩序的破坏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带来思维、感觉、情绪和心理的混乱,从而使心智和性格发展受到不良影响。

在1-3岁的孩子,他们的向内的秩序感逐渐转向为向外的秩序感。他们会有强烈地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欲望,对物品的摆放位置、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物品的所有权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果自己的要求遭到破坏,孩子会感到难过、不安甚至焦虑,继而出现非常极端的反应。这一时期也可以称为执拗敏感期。过了执拗敏感期之后,3-4岁的孩子会出现追求秩序完美的着急期,他们会对规则有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遵守规则,而且会逐渐从服从规则转化为把生活常规内化的状态。

秩序感还是孩子道德意识的起源之一。当孩子不能把积木摆放整齐而哭泣时,这是因为他觉得摆放整齐是对的,凌乱是错的。秩序敏感期对孩子的道德意识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0-4岁这个阶段,让孩子拥有秩序感是孩子生命的一种需要,也会对他以后的习惯和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当孩子能够顺利度过这个阶段,那么他就会在上小学之始把自己的学习用品收拾得整整齐齐,形成良好的日常习惯。而小时候的良好习惯会一直伴随孩子的成长,让他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清晰地明白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抓住重点成就自己。

宝宝秩序敏感期:探索秩序敏感期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秩序敏感期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家庭环境中,我们应该?;?、理解、尊重并协助孩子,给他们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在1-3岁的执拗敏感期,孩子会为了维护秩序而固执地再来一次。过了这个阶段,3-4岁的孩子会出现追求秩序完美的着急期。秩序感还是孩子道德意识的起源之一,一个孩子因为不能把积木摆放整齐而哭泣,那是因为他觉得摆放整齐是对的,凌乱是错的。秩序敏感期对孩子的道德意识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