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喂水果时,不妨从这4个方面来考虑
吃水果对小宝宝来说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吃得好身体好,吃的不妥则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家长们在给宝宝吃水果时,一定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
1. 掌握食用时间:水果中含有不少单糖物质,容易在胃中被消化吸收,但如果堵在胃中,就很容易形成胀气,导致便秘。因此,在饱餐之后不要马上给宝宝食用水果。而且,也不主张在餐前给宝宝吃,因为宝宝的胃容量还比较小,如果在餐前食用,就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影响正餐的营养素的摄入。此外,宝宝吃柑橘前后的1小时不宜喝牛奶,以免影响柑橘中的营养素吸收。最佳的做法是,把食用水果的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或是午睡醒来后,这样可以让宝宝把水果当作点心吃。每次给宝宝的适宜水果量为50-100克,还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大小及消化能力,把水果制成适合宝宝消化吸收的果汁或果泥,如1-3个月的小婴儿,最好喝果汁,4-9个月宝宝则可吃果泥。
2. 要与体质相宜:给宝宝选用水果时,要注意与体质、身体状况相宜。舌苔厚、便秘、体质偏热的宝宝,最好给吃寒凉性水果,如梨、西瓜、香蕉、猕猴桃、芒果等,它们可败火;而荔枝、柑橘吃多了却可引起上火,因此不宜给体热的宝宝多吃。消化不良的宝宝应给吃熟苹果泥,而食用配方奶便秘的宝宝则适宜吃生苹果泥。
3. 食用要适度:荔枝汁多肉嫩,口味十分吸引宝宝,但妈咪最好把握住宝宝食用的量。因为,大量吃荔枝不仅会使宝宝的正常饭量大为减少,影响对其他必需营养素的摄取,而且,常常会在次天清晨,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大汗淋漓。如果不马上就医治疗,便会发生血压下降、晕厥,甚至死亡的可怕后果。这是由于荔枝肉含有的一种物质,可引起血糖过低而导致低血糖休克所致。
4. 不可代替宝宝不爱吃的蔬菜:蔬菜和水果一比,无论是口感还是口味远不及水果,因为水果中含有果糖,所以有好吃的甜味,而且,果肉细腻又含有汁水,还容易于消化吸收。因此,有些妈咪在不爱吃蔬菜时,经常就让他多吃点水果,认为这样可以弥补不吃蔬菜而对身体造成的损失。然而,这种水果与蔬菜互代的做法并不科学。首先,如果经常让宝宝以水果代替蔬菜,势必水果的摄入量就会增大,因而导致身体摄入过量的果糖。而体内果糖太多时,不仅会使宝宝的身体缺乏铜元素,影响骨骼的发育造成身材矮小,而且还会使宝宝经常有饱腹感,结果导致食降。其次,水果中的无机盐、粗纤维的含量要比蔬菜少,与蔬菜相比,促进肠肌蠕动、保证无机盐中钙和铁的摄入的功用要相对弱一些。因此,宝宝不爱吃蔬菜时,妈咪最好不要经常以水果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