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妈妈需知的饮食禁忌及其避免方法
尽量减少摄入油腻或甜的食物,如油炸薯片、糖果和蛋糕,因为这些食物通常含有较高的热量,但缺乏营养,只能短暂地提供能量。专家指出,这句话是有事实依据的。
新妈妈在摄取某种食物时,这些食物会被转化为她体内的物质,并成为母乳的一部分。哺乳期的宝宝通过吸吮,消化这些食物,形成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而直接影响宝宝的身体。
在饮食方面,乳母应尽量保持清淡,营养均衡。专家表示,除了食物本身的特性外,烹饪的方式也会影响食物的质量。例如,新妈妈吃了煎、炸的食物,可能导致身体上火,影响宝宝的体质,特别容易引发消化道疾病。如果妈妈吃了过多的蔬菜,宝宝的粪便可能变得青绿;如果吃了太多上火的食物,宝宝可能会出现排便不畅等问题。
此外,从中医学角度来说,白肉(如鸡肉、鱼肉)富含高蛋白质,新妈妈可以适量食用。而红肉(如猪肉、牛肉)则属于容易引发上火的食物。
有些爱美的妈妈在生暗疮时,喜欢喝凉茶。专家提醒,凉茶性寒,喝后可能引起宝宝大便变稀、排便次数增多。此时,应立即停止喝凉茶,宝宝才能好转。
药物:新妈妈在身体出现毛病时,确实可能需要服药。那么,是否会影响母乳的质量呢?曾教授认为,在不适当的时候服药,会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尤其是影响宝宝的肾功能,严重的甚至可能损伤肝脏代谢,损伤肝肾。例如,剖腹产的产妇因为腹部有伤口,一般生产后需服用抗生素。此时,药物会通过母乳作用于宝宝身体,而宝宝本身没有疾病,不需要服用抗生素,很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新妈妈在给宝宝哺乳后服用药物是最为适宜的时间。例如,如果给宝宝哺乳的时间是早上8点,那么在哺乳后立即服用药物,当宝宝两小时后再要哺乳时,药物在你体内作用基本消失,这样才能将药物对宝宝的影响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