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母亲希望在孩子周岁生日前,能成功地训练婴儿进行排便。然而,大部分婴儿在1岁半至2岁之间才能表达出排便的意愿。即使准确地捕捉到婴儿小便的时间,婴儿尿到便盆中也不能说明婴儿真正能告诉母亲排便。在婴儿排便过程中,硬大的粪便需要时间才能排出。有些婴儿在满1周岁前能告诉母亲他们要排便,但那并非真正能告诉母亲排便。当婴儿吃得多或感冒时,排便次数会增多,导致母亲无法及时让他蹲便盆。

因此,即使婴儿快要满周岁,也不能急于进行排便训练。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尿的次数多,婴儿又不喜欢换尿布,所以定时让婴儿上厕所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每天能让婴儿在便盆上排泄两次,就算是成功的。

尽管母亲很想让婴儿坐便盆,但在寒冷季节里,也是无法做到的。因为便器边很凉,婴儿不愿意坐,无法通过强制手段训练他做不喜欢的事,这样婴儿会只要一看到便器就哭闹着抵抗。在炎热的夏季,体内水分以汗的形式排出,尿量减少,尿的次数也随之减少。勤快的母亲每隔1小时或1个半小时,就给婴儿1次尿,有时整天都不湿1块尿布。但一般的婴儿,一让他蹲便盆,马上就会反抗。

夜里小便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有些婴儿在晚上9点或10点左右会尿1次,一直到早晨9点,中间1次也不尿。也有夜里尿1-2次,而且尿时必哭的婴儿。婴儿哭了,母亲不得不起来给婴儿换尿布。有些母亲与婴儿一起睡,在寒冷季节,即使婴儿尿湿了尿布,也毫不在乎地睡到天亮。只要婴儿的屁股不糜烂,为了家庭的安宁,可以这样维持现状。然而,有些母亲夜里上好闹钟,每隔3个小时就给婴儿1次尿,或者给婴儿换1次尿布。但如果是睡眠非常浅的爸爸,是无法做到的。而且上述做法,也无法避免婴儿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