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在当今世界变得越来越普遍。世界卫生组织对剖腹产率设置的警戒线是15%。在全球范围内,剖腹产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0%,而在中国,这一比例更是超过了46%。在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间,中国剖腹产率比国际标准高出两倍,剖腹产“势头”有增无减。广州2001年至2009年间平均剖腹产率维持在38%到42%之间,其中不少的三甲医院,剖腹产率超过50%。

以广州市第一医院为例,去年剖腹产的比例达到了48%,其中无指征、自己主动要求剖腹产的孕妇有25%。剖腹产宝宝体质较差,产妇只关心近期的效益,却很少关注剖腹产之后,新生儿成长中将因免疫系统天生不健全而面对过敏类、胃肠道感染类疾病。

女性生殖道的细菌是胎儿免疫系统的“老师”,婴儿在自然分娩过程中接触母亲产道及分娩环境的细菌,建立肠道菌群系统的基础。然而,剖宫产婴儿却暴露于特定的医院无菌环境,肠道菌群仅为自然分娩婴儿的1/2。这可能是剖宫产婴儿易患感染、过敏风险升高的主要原因。剖腹产宝宝出生时身体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感染,而手术切口、缝合部位等也是细菌滋生的温床。此外,剖腹产后的无菌环境使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细菌感染和过敏风险上升。

剖腹产宝宝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感染。为了预防剖腹产宝宝感染,应当加强产前检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剖腹产手术过程中,医生应尽量减少对胎儿的伤害,避免手术切口感染。同时,手术后应当加强护理,保持切口清洁,避免感染。

总之,剖腹产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选择,但剖腹产手术和术后护理仍存在一定风险。为了确保剖腹产宝宝的健康,应当加强产前检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并在术后加强护理,确保切口和伤口愈合良好。同时,医生也应当加强临床实践,提高剖腹产手术水平,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